經財司:針對性制定合適的就業選配及輔導策略

李偉農稱,當局會持續對博企外地僱員數目進行檢視及調控(資料圖片)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昨出席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時表示,因應疫後澳門經濟復甦和發展需要,在保障本地居民就業和勞動權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勞工事務局會對中小企的外地僱員申請作出適當處理,以紓解中小企人資緊絀情況,從而助力企業穩定經營發展。他並重申,特區政府會持續關注本澳就業市場變化,針對性地制定合適的就業選配及輔導策略,以平衡就業市場的供需關係,並會動態調控外僱數量,持續為本地居民就業創造有利條件。
立法會昨日繼續召開口頭質詢大會,議員宋碧琪就人資問題作提問。她指,有業界反映,現時人手仍然不足,尤其是中小微企更是無人可用。博企無論薪酬、福利都基本能與政府工相比,居民選擇博企作為就業的優先選擇無可厚非,處於就業市場末端的中小企自然無法與其競爭。政府對博企的外僱人資政策卻一再傾斜,更加劇人力資源兩極分化的嚴重性。博企與中小企業的兩極化發展進一步惡化,這也導致社會就業不對等、薪酬不對等、職業不對等情況存在,使「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的現象仍然存在,影響居民就業及向上流動的空間。面對目前本澳已踏入新的發展格局,她認為,單靠過去的措施已不能符合本澳未來的發展需求,特區政府應考慮如何平衡內、外所需,以及大與小的發展與就業的需求,以更好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讓博企與中小企業能夠真正平衡發展。她建議,在博企中基層崗位設置與管理層一致(85%)的相應比例目標,以進一步保障本地居民優先就業。同時,對中小企外僱審批作傾斜,以平衡中小企對發展與就業的需求,讓中小企業能夠真正有所發展。也議員則提出,對中小企外僱審批作出斜斜,讓中小企人資加快到位,緩解中小企因人資而影響的經營壓力。

去年成功對接就業13,835人次
李偉農表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勞工事務局已舉辦行業專場配對會152場、綜合旅遊休閒企業配對會48場、大型招聘博覽會3場,並推出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專項就業計劃9個,加上其他各項就業配對措施,共成功對接就業13,835人次。
此外,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及監察6間綜合旅遊休閒企業為本地僱員提供培訓及創造晉升機會,並持續對外地僱員數目進行檢視及調控。同時,會堅定維持6間綜合旅遊休閒企業的本地僱員中、高層管理人員的任職比例在85%以上。目前,相關企業正積極發展更多非博彩元素項目,對於本地求職者有意願及能力從事的職種,勞工事務局會先作出轉介並結合外地僱員的退場安排,以增加本地求職者成功獲聘的機會。而對於較少本地求職者願意入職且需求量較多的基層工種,如房務員、清潔員等,勞工事務局在審批外地僱員申請時,會作出適切考慮,但這些工種本地人不願入行,也面對外來人資市場的競爭。
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補充表示,局方今年將會新增藥業和金融科技實習計劃,以讓青年了解有關行業。
動態調整外僱數字
李偉農又指,2.9%失業率,很多地區已視為充分就業,因應疫後澳門經濟復甦和發展需要,在保障本地居民就業和勞動權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勞工事務局會對中小企的外地僱員申請作出適當處理,以紓解中小企人資緊絀情況,從而助力企業穩定經營發展。特區政府會持續關注本澳就業市場變化,針對性地制定合適的就業選配及輔導策略,以平衡就業市場的供需關係,並會動態調控外僱數量,持續為本地居民就業創造有利條件,留意失業情況和補充問題,動態調整外僱數字。
產假補貼研究已完成
另議員羅彩燕提出,會否調整有薪產假以及10日法定假期?有關假期已維持多年,亦落後於鄰近地區,故此特區政府有否計劃修訂勞動法增加法定假期,以提升勞動權益、減輕社會壓力以及促進家庭和睦。多名議員也提出,希望調薪男士侍產假、逐步將私人企業有薪產假達至90天、推家庭陪伴假等。
李偉農回應指,產假補貼研究已經完成,會以實事求是、適時推進方式處理。至於出生率問題,屬系統性工程,將研究有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