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波沙成行人亂過馬路嚴重黑點 交諮委倡工程著手將天橋延至關閘

巴波沙大馬路是本澳行人違規橫過馬路黑點

近期本澳接連發生行人違規過馬路釀成交通意外事件,據治安警資料,今年首8個月共檢控近1,500宗行人交通違規,其中巴波沙是最多違規過路黑點,共有497宗行人違規檢控個案。交諮委陳昭怡直言,巴波沙長期存在行人亂過馬路情況,要解決相關問題,除加強執法外,應從工程上著手,作出區域性交通改善,對準行人動線和目的地,延伸行人天橋,例如將天橋延伸至關閘廣場附近,透過空中走廊的方式達至人車分流。

左起:陳昭怡、張淑玲昨出席《澳門講場》

治安警資料,今年首8個月共檢控近1,500宗行人交通違規,主要涉及沒有使用斑馬線行人天橋等過路設施橫過馬路、在紅燈時橫過馬路,以及在禁止行人通行的地方,例如友誼大橋、西灣大橋上行走等。當中以巴波沙大馬路違規個案最多,共有497宗,在蓮花海濱大馬路共檢控91宗。

今年首8個月警方檢控近 1,500宗行人交通違規

治安警又指,今年1至8月因行人違規過馬路而引致的交通事故,被依法檢控個案有56宗,佔行人違規個案的3.8%。被檢控人士中,澳門居民佔45%,24%是外地僱員,其他證件人士佔31%,警方呼籲行人應使用行人過路設施橫過車行道,且在確保自身及其他道路使用者安全的情況下行走,切勿胡亂橫過馬路,以免釀成交通事故。

優化巴波沙天橋做好片區串連

交諮委陳昭怡、張淑玲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過路交通安全。對於警方表示,今年首8個月共檢控1,500宗行人交通違規,最多行人違規的地點是巴波沙大馬路。張淑玲認為,相關檢控數字只反映了冰山一角,可能違規情況更多,巴波沙大馬路共有4座行人天橋,但天橋之間較分散,加上是舊式的設計、缺乏無障礙設施,行人往往貪一時之便,都不願意使用行人天橋,因此建議優化天橋時做好片區串連,提升行人使用意欲,並加強旅客和居民交通安全意識。

巴波沙長期存在行人胡亂過馬路問題,陳昭怡認為,區內行人天橋存在設計上不足,例如好世界酒樓對開的行人天橋,只有一邊有自動扶手電梯,儘管當局近年增加了電梯設施,但等候需時,在人多的情況下不敷應用,要解決巴波沙一帶的過路安全問題,除了短期增加執法外,應從工程上著手,作出區域性交通改善,包括對準行人動線和目的地,延伸行人天橋,找到更合適的落腳點,例如將天橋延伸至關閘廣場附近,透過空中走廊的方式達至人車分流。

倡增臨泊區方便上落貨送外賣

有市民反映有外賣車手貪方便駛進行人路「抄近路」,危害行人安全,險象環生,冀交通局關注及作出改善。陳昭怡表示,澳門有很多電單車在行人路上飛馳,確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憂,隨著公共停車場增加,近年街邊停泊位數目逐漸減少,本澳應理順路面是否具條件設更多臨時停泊區,除了可以方便商戶上落貨,亦可為外賣車手構建謀生的環境,以免他們以身試法。

交諮委倡設更多臨泊區上落貨送外賣

張淑玲則認為,當局未來在修改道路交通法可以針對外賣車手作更多地規範。外賣車手在馬路的時間更長,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行業守則,包括外賣車手的頭盔、車輛的儲物箱等,都容易構成安全風險,局方要全面檢討和完善道路交通法,令行業有更健康的生態。交通局曾透露會在今年內進行道路交通法修改工作,惟相關修法工作已延後,社會都希望盡快完善道路交通法,包括提高醉駕、毒駕的罰則,把社會已有共識的部分盡快完成修法,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交通燈倒數配時要合理免令人想衝紅燈

至於有市民希望本澳行人過路交通燈設倒數計時,張淑玲稱,現時澳門部分路段已設有倒數交通燈,例如中國銀行大廈對開馬路和議事亭前地,倒數交通燈可以讓行人「心中有數」清楚仍有多少時間可以橫過馬路,不過相關設施也有能出現駕駛者衝紅燈,或行人「急急腳」過馬路情況,容易衍生意外。香港於2018年曾試行,但發現未有實質改善行人安全,因此沒有大規模安裝,本澳可以先在某些地點試行,再考慮是否廣泛安裝。

陳昭怡表示,現時駕駛者見到黃燈時便要停車,若採用倒數交通燈,駕駛者便要思考何時停車,以及倒數5秒時,是否可以衝燈等,所以對駕駛者來說,現時紅、黃、綠交通燈更安全。目前本澳旅遊區班馬線設有倒數計時,而且行人過路時間較長,主要是為了適應國際做法,她希望倒數交通燈在配時上研究是否適當,皆因若紅燈過長變相令行人等待長時間方能過道,讓人感到不適心情煩躁,容易令人想衝紅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