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體團考察渝大足農旅產業 對話千年世遺寶頂山石刻造像

參觀隆平五彩田園

「澳門媒體涉台報道負責人重慶參訪團」昨日繼續在渝考察,一行到訪重慶大足區,上午參觀拾萬鎮鄉村振興項目隆平五彩田園,探訪當地農旅融合發展。下午走進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感受千年大足寶頂山石刻的文化底蘊。

參訪團上午乘車前往大足區拾萬鎮參觀「隆平五彩田園」。一行登上米粒型觀光塔,俯瞰「稻田畫」美景,共同緬懷和致敬院士袁隆平。據介紹,拾萬鎮是袁隆平事業啟航第一站。在他的鼎力支持下,當地建成「重慶隆平五彩田園景區」,利用特種水稻綠、黃、白、紅、紫五色色差,繪製各種圖案。

拾萬鎮副鎮長王地生介紹,該鎮以五彩田園為核心,打造獨具特色的水稻文化旅遊IP,初步探索出一條農文旅研結合的鄉村振興之路。每年五彩田園都會種植一幅袁隆平形象的稻田藝術圖,以緬懷致敬袁老,今年選擇的是袁隆平生前懷抱稻穗寫實圖。

此外,還會選用大足石刻經典造像製景,助力大足旅遊業的發展,今年為父母恩重經變相中的推乾就濕圖。為讓圖案持續時間更長,當地選用經過改良的晚熟品種。

景區利用特種水稻五色色差繪製各種圖案

該鎮還掛牌成立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分中心,開展超級稻、巨型稻、高油玉米實驗。同時,通過推行稻蝦種養模式,大幅提升農民收入。目前,每畝稻蝦產值逾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逾3萬元。

參訪團下午走進世界文化遺產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景區,與大足石刻近距離「對話」,領略千年大足殊勝。

大足石刻始建於初唐,歷經晚唐、五代,兩宋時達到鼎盛,與北方佛教四大石窟齊名,又與敦煌莫高窟並稱為「北敦煌、南大足」,1999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在大足石刻遊客中心,一行觀看了4K寬幕電影《天下大足》和8K球幕電影《大足石刻》,沈浸瞭解大足文化背景。

在大足石刻寶頂山大佛灣,臥佛、千手觀音等石刻造像群吸引一行駐足觀看,聆聽講解員講述南宋蜀中名僧趙智鳳耗費畢生心血,主持建造寶頂山石刻的動人故事。

參觀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景區共有70多處石刻群,現存摩崖石刻造像5萬餘尊,除寶頂山石刻外,北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四處石刻亦聞名於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