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急劇變化居民心理健康轉差 當局籲受困擾者盡快求助及早治療
近年社會急劇變化加上經歷3年疫情,居民承受不同程度心理壓力,輕生自殺事件頻頻發生,今年上半年衛生局共錄得30宗自殺死亡個案,年齡介乎14至92歲,死者自殺原因往往與精神疾病、心理因素、或生理疾病有關,居民心理健康備受關注。山頂醫院精神科代主任郭偉德表示,隨著居民對情緒問題的認識日益增加,不少居民都願意尋求精神科服務,去年衛生中心錄得心理治療覆診人數約有4,700多人次,但有部分人認為看精神科是恥辱,傾向自我解決,為此要加強宣講讓不同年齡層人士明白尋求精神科協助的重要性,當局呼籲居民應多關注自身精神和心理健康變化,如發現自己或親友受情緒困擾,應主動尋求專業協助和接受治療。
衛生局的澳門自殺死亡監測結果顯示,本澳去年錄得80宗自殺死亡個案,而今年首季錄得16男7女共23宗自殺死亡個案,年齡介乎18至92歲;較上一季增加8宗,而今年第二季錄得14男10女共24宗自殺死亡個案,年齡介乎14至84歲,當中澳門居民有21宗佔87.5%,非本澳居民有3宗佔12.5%。今年上半年自殺死亡個案與去年同期相同。根據資料分析,本季自殺死亡原因可能與精神障礙、軀體疾病、賭博或財政問題等有關。
山頂醫院精神科代主任郭偉德、教青局小學及幼兒教育處處長蔡敏芝、社工局家庭及社區服務廳社區協作處服務協調工作組職務主管黃柏基昨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關注居民心理健康。
衛生局︰本澳具完善便捷精神復康服務系統
郭偉德表示,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健康是一個人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近年經濟急劇變化,加上經歷3年疫情,居民承受不同程度心理壓力,有機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政府一直高度關注澳門居民精神心理健康,衛生局、社工局、教青局與社服機構落實「四級聯防、四環緊扣」聯防機制,共同建構社區安全網,亦在2016年成立社區精神科服務隊,與社服機構合作尋找潛在精神病患者,並按居民對心理服務需求上升,將衛生中心心理保健服務由2014年的4間增至8間,並資助社團向市民提供免費心理諮詢。
郭偉德稱,當局並在2016年成立社區精神科服務隊,與社服機構合作,找出有潛隱性危險的精神病患者,為他們提供精神外展服務,現時本澳具備相當完善、便捷的精神復康服務系統,他呼籲居民應多關注自身精神健康,如發現自己或親友受情緒困擾,應主動尋求協助。
今年1至7月精神科病床佔有率約75%
有市民反映經歷疫情後,情緒變差;也有市民指受工作壓力困擾,睡眠質素欠佳;有市民稱家中長者因疫情出現情緒焦慮,至今仍害怕新冠不敢多外出,不知如何勸解家中長者,也有市民投訴本澳情緒支援服務不足夠,自己和身邊朋友受到情緒困擾,向政府部門求助卻受到工作人員冷待,令他們感到求助無門。
郭偉德稱,現今世代職場工作壓力大,不少人過勞,要訓練自身提升意識,及時調整得到適當休息,並透過評估作進一步跟進。隨著居民對情緒問題的認識日益增加,看到更多人尋求精神科服務,也不排除部分人認為看精神科是恥辱,傾向自我解決。他認為要加強宣講讓不同年齡層人士都明白尋求精神科協助的重要性。
他說,去年衛生中心錄得心理治療覆診人數約有4,700多人次,較2021年增加100宗,主要涉及情緒困擾而出現的抑鬱、焦慮症,也有重症的思覺失調患者。目前衛生局有精神科專科醫生15名、心理治療師26名。現時山頂醫院精神科有93張病床,今年1至7月病床佔有率約75%。8間衛生中心設立心理保健門診,並資助兩間非牟利機構提供心理諮詢服務;精神科專科醫生在急診部因應緊急情況提供24小時服務。
教青局:疫情間學生心理求助與疫前相若
因應曾連續出現多宗學生輕生事件,政府2021年1月成立「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 工作小組成員包括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衛生局、社會工作局、澳門中華教育會、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及澳門明愛。小組並以關注學生適性學習、促進師生和同儕關係、提升家庭親職教育功能等為6大工作方向,並持續跟進合共65項實務工作,例如舉辦教師培訓提升察覺高風險或潛在風險學生的意識、加強宣傳澳門明愛的「生命熱線」以及相關網絡平台的輔導與支援服務等。
蔡敏芝透露,「以愛同行」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在疫情期間收到的求助數字與疫情前相若,主要是青春期的學生居多,當局透過「綠色通道」為有需要學生安排初診及提早預約覆診,從個案中顯示,學生情緒問題的狀況不一,可源自學業朋輩、家庭、學習適應等。
蔡敏芝表示,教青局在開學前已向學校發出指引,開展校園身心健康工作,建議學校多關心學生情緒狀況,為學生及家長提供支援。
社工局:有24小時緊急支援隊伍處理危機個案
黃柏基表示,當局定期在社區舉行心理健康活動,聯同社服機構在社交平台定期分享有關資訊,鼓勵居民及早求助。社區協助方面,社工局組織由社工及心理輔導員組織 24小時緊急支援服務隊伍聯同其他部門處理自殺危機個案。
對於有特殊兒童家長反映社工局對照顧者的支援不足,黃柏基回應指,除局方推出的照顧者津貼先導計劃外,家長可透過家庭綜合服務中心非標籤性的服務單位求助,家長不用擔心求助時會被他人標籤,並會提供家長訓練課程、小組分享照顧技巧或情緒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