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員收入減物價高生活壓力大 議員籲有條件企業加薪助僱員抗通脹

工聯籲有條件僱主調升薪酬共享復甦成果
本地居民失業率雖下調,但僱員收入和薪酬水平仍待恢復,工聯4議員反映不少居民實際收入減少,政府有需要關注在經濟未完全復甦之下,居民面對物價不斷上漲、供樓利息等生活負擔依然壓力大的情況,並出台針對性措施,減輕居民生活負擔,包括建議調升養老金、殘疾金等金額。他們並呼籲有條件企業適時調整薪酬,協助僱員對抗通脹及加息等影響,讓僱員共享經濟復甦成果。
議員李靜儀、梁孫旭、李振宇和林倫偉昨總結第 7屆立法會第二會期工作。過去一個會期,他們接獲5,000宗查詢和個案,包括欠薪、就業、境外置業投資陷阱、社會福利政策等問題,當中有800宗個案仍在跟進。

政府緊縮開支令民生服務受影響
李靜儀表示,經過3年的疫情影響,據統計,今年5至7月,本地居民失業率雖下調至3.3%,但僱員收入和薪酬水平仍待恢復,多個行業包括建築業、批發零售業、飲食業、不動產及工商服務業等,今年第二季收入中位數低於2019年底水平,不少家庭收入減少。「人工無加,但物價更高」,7月份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0.78%,包括家居設備及服務、車輛燃料及石油氣、教育、食物及非酒精飲品等民生必要開支都有增加,不少居民即使無被減薪,但實質工資都減少;當局有需要關注在經濟未完全復甦之下,居民面對物價不斷上漲、供樓利息等生活負擔依然壓力大的情況,並出台措施。
李靜儀建議政府可參考其他地區做法,對自置物業人士推出稅務減免,明年現金分享這些普惠措施亦應該延續,針對弱勢群體,包括長者和殘疾人士、失業人士方面,建議啟動研究調升養老金、殘疾金、失業救濟金金額機制,同時透過適當財政撥款,調撥資源協助失業人士重投勞動市場。
財政預算方面,李靜儀提到,政府持續多年緊縮開支,亦指示部門在編製2024年度預算時不增加預算,對民生和社會服務等都有一定影響,例如長者因停止央積金注資及未有調升養老金等而直接受影響。他們仍須持續關注包括惠民措施、促進就業等建議如何落實,儘管政府強調不減民生福利資源,但實際上為了避免過大的赤字預算,不少民生服務、部門的預算項目等都受到影響,有收緊資源的情況,故此對於政府如何做好財政管理、善用公帑,並對醫療、教育、養老、對弱勢的照護和支援等民生福利和社會服務預留適當和足夠的資源作支撐。
中高齡人士就業難問題凸顯
此外,就業政策方面,李振宇表示,即使失業率下降,但不應該輕視現存的失業問題,例如中高齡人士難搵工作情況,政府須因應就業市場的變化,調整措施以加大推動改善就業狀況的成效,例如在原有的帶津培訓等基礎上,要讓求職者有機會進入就業市場,緩解結構性失業問題,落實本地人優先及多元就業,從根源援助居民的生活壓力。
針對青年就業,他們建議持續開展畢業生升學及就業資訊收集工作;開展本地實習和內地見習;探索構建適合本澳實際情況的現代學徒制度體系;加快推進「1+4」產業多元發展,為青年提供高質量就業環境。
倡調升僱員薪酬共享復甦成果
李振宇續說,過去3年,受疫情影響,不少行業僱員包括公務人員均凍薪甚至減薪。隨著經濟逐步復甦,行政長官早前表示認同公務人員明年應該加薪,政府表示將調升最低工資,他們呼籲有條件企業適時調升薪酬,協助僱員對抗通脹及加息等影響,讓僱員共享復甦成果。
而公務人員薪酬調整機制仍有改善的空間,建議政府在維持現有機制基礎上,充分發揮薪酬評議會的職能,完善薪酬調整機制,提升透明度,令公務人員薪酬調整更科學、客觀,提高公務人員隊伍凝聚力,提升服務質素和施政效能。
檢討優化勞動法保障勞動權益
過去3年,受疫情影響,僱員勞動權益發展基本停滯。他們促請政府盡快對包括《勞動關係法》、《聘用外地僱員法》及《勞動債權保障制度》等在內的一系列勞動法律法規進行全面檢討優化,合理提升勞動基準,增加產假、年假和強制性假日;優化工時制度,完善輪班、夜班等工作安排;取消無理解僱賠償年資及月基本報酬雙重限制,完善欠薪追討機制等;完善新就業形態僱員(例如車手)權益保障;加強勞動法律法規的宣傳,讓居民分享經濟復甦和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