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策措施 提升居民對政策效益的獲得感

社會廣泛熱議關於「澳車北上」名額不足的問題,坊間對於搶額問題也是有不同意見,需要政府廣納民意,妥善處理。

對於「澳車北上」政策理解,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惠民政策,它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全面建設的環境下,一個全面促進灣區互聯互通的政策。從目前「澳車北上」的實施情況來看,整個政策加快推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進程,也進一步打通粵港澳大灣區供應鏈、產業鏈、服務鏈,加速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的互聯互通。政策所發揮出來的效益值得肯定。

早前拱北海關發佈消息,政策落地實施首月澳門單牌車通關量達7,800多輛次,5月單月澳門單牌車通關量已超10萬輛次。目前,單牌車通關量占大橋口岸進出境客車通關總量的五成以上,高峰時段超七成。可見「澳車北上」的受歡迎程度相當高,2,000個預約名額日日清,一額難求。

由於「澳車北上」十分搶手,也受到了不法份子的「惦記」,交通局長林衍新承認有外掛程式涉嫌搶額,會嚴密查找有否涉及刑事,一旦構成不排除公事公辦,呼籲切勿以身試法,並呼籲居民不要光顧非法服務。面對實際問題,不法份子利用外掛程式涉嫌搶額的其中一個主因,就是因為名額不足所導致,這是政府需要正視的事實。

面對有關問題,政府未來必須要認真思考,即使不在短期內增加「澳車北上」名額,長遠而言,也要回應社會發展需要,以及滿足有需要的居民的出行需求,與此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需要積極考慮坊間所提出完善「澳車北上」的預約方式,如考慮限制每人同時預約的名額或限制每月預約的總次數。只有不斷完善政策,才能增強廣大居民對政策效益的獲得感,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子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