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針灸

針灸,是指「針法」和「灸法」。針灸是中醫治療疾病重要手段中的一部分,是以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下,運用經絡、腧穴、刺法或灸法以防治疾病。當中,針灸療法在治療手段中所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如內、外、婦、兒、骨傷等各科。針灸療法具有適應症廣、療效顯著、應用方便、經濟安全等優點,普遍為人們所接受,已經成為許多國家醫療手段的組成部分。

常用的針、灸工具﹕

一、毫針

    毫針作為古代「九針」之一,是從古至今在臨床上應用最廣的一種針具。毫針作為最常用的針具,可用於體針、電針、頭皮針等療法。毫針是用金屬制作而成的,以不鏽鋼為制針材料者最常用,現時全國範圍內都提倡使用一次性無菌針灸針。毫針一般以1至3寸者為最常用。

二、三棱針

    三棱針療法是用三棱針點刺穴位或淺表血絡,放出少量血液,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亦稱「刺絡法」。三棱針一般用不繡鋼製成,長約6cm,為一次性無菌針具。

三、電針

    電針療法是運用脈沖式電針儀器,在針刺腧穴得氣後,以輸出脈沖電流通過毫針的作用刺激人體經絡穴位的一種防治疾病的方法。

四、艾炷

    艾炷灸施灸時,把艾絨捏成上尖下平的圓錐形艾團,稱為艾炷。艾炷不但放置方便、平穩、而且燃燒時火力由弱到強,患者一般易於接受。

五、艾條

    以艾絨卷成的圓柱形長條。因艾條使用簡便,不起泡,不發瘡,無痛苦,患者還可以在家中自灸,故臨床應用更為廣泛。

針灸的作用

一、疏通經絡

    疏通經絡是針灸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治療作用。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其臨床常常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症狀。針灸疏通經絡主要是根據經絡的循行,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灸法、拔罐等,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二、調和陰陽

    疾病的發生機理是極其複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調。「陽勝則陰病,陰勝則陽病。」針對人體疾病的這一主要病理變化,運用針灸方法調節陰陽的偏盛偏衰,可以使機體恢復「陰平陽秘」的狀態,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三、扶正祛邪

    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的過程,實質上是正邪相爭的過程。正勝邪退則病緩解,正不勝邪則病情加重。因此,扶正祛邪既是疾病向良性方向轉歸的基本保證,又是針灸治療疾病的作用過程。

針灸的妙用

    針灸最廣泛的運用且最多人認同的療效,便是「止痛」效果。在過往很多人認為,針灸只不過是安慰劑,不過是心理的作用而已,但愈來愈多的研究證實,針灸對於「痛症」有獨特的效果。以中醫角度而言,會因氣滯血瘀導致疼痛,此時,針灸便能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針灸不但能補氣活血,對於「痛﹑痠﹑麻痹﹑癱」,針灸都能有特別好的療效。除了痛症方面,在內科等範疇針灸同樣能發揮其作用,如針灸可舒緩失眠的困擾,並能緩解焦慮、抑鬱等心理狀況。

作者:廣慈醫療中心 廖伯榮 中醫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