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4日澳門國際環保展昨開幕 環保局:推環保產業發展深化區域合作

本屆MIECF展覽設近500個展位
一連4天的「2023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昨開幕,今年大會以「推動綠色創新,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期望藉此推動國際和區域間的創新交流合作,澳門環境保護局局長譚偉文表示,特區政府在積極發展經濟的同時,亦積極配合國家環保發展戰略,有序推進各項節能減碳、源頭減廢等工作,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積極深化區域環保合作,致力建設綠色、低碳、宜居的澳門。

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主辦,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生態環境部作為特邀支持單位,泛珠三角省及區政府協辦,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及環境保護局承辦的2023年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2023MIECF)昨起一連4天假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中心舉行,行政長官賀一誠、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楊萬明、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新聰等昨主持開幕儀式。
冀環保論壇平台促環保合作交流
譚偉文致辭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重申「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由此可見,堅持綠色低碳、可持續伋展已成為國家的一項基本國策。澳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之一,更應積極參與大灣區的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
他續說,今年大會以「推動綠色創新,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旨在為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可持續及高質量發展提供綠色動能,期望藉此推動國際和區域間的創新交流合作,助力綠色發展,共同為保護環境作出貢獻,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希望借助環保論壇的平台作用,讓海內外專家學者和業界透過系列高規格專題會議、綠色論壇、項目推介會以及綠色配對等多項交流動,掌握具前瞻性且創新的環保資訊,探討前沿環保議題,採購最新環保產品與服務,促進各領域的環保合作與交流。
積極配合國家環保發展戰略

譚偉文又提到當前特區政府在積極發展經濟的同時,亦會繼續按序落實各項環保政策,開展環保節能減碳的相關工作,包括就空氣污染物排放推出相應的管制措施,並致力推廣電動車,藉此改善空氣質素,上述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
他表示,特區政府將積極配合國家環保發展戰略,有序推進各項節能減碳、源頭減廢等工作,推動環保產業發展,積極深化區域環保合作,致力建設綠色、低碳、宜居的澳門。「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自2008年首次舉辦以來,至今已舉辦至第十五屆,一直取得良好成效。多年來已打造出環保產業交流合作平台的國際品牌,當局期望活動的質量及成效再上新台階,發揮澳門的紐帶作用,為區域創造優質的生態文明環境。
趙英民倡加強粵港澳生態環境政策銜接
隨後國家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趙鵬高、國家科學技術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傅小鋒、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丁志軍等進行主旨發言;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藍虹進行主題為的「深化綠色金融合作攜手實現碳中和」的主題演講。
其中,國家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認為,澳門近年積極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取得良好成效,生態環境部將全力支持澳門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趙英民並提出4點建議,包括進一步加強粵港澳生態環境政策銜接,推動生態環境標準融合;深入推進澳門綠色低碳轉型,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粵港澳生態環境協同共治,在固體廢物處置、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領域加強協調聯動等。
7展區近500展位締造更多商機
今屆MIECF展覽面積逾10,000平方米,共設有7個展區、近500個展位,來自各地的線下參展機構超過400家,較去年增加超過50%,當中海外參展商較去年增加近兩倍共40家,回復至疫情前的73%。今年MIECF展期由過往3天增加至4天,期望能為海內外客商及買家創造更多對接洽談機會,締造更多交流合作商機。
此外,今屆MIECF將舉行多場同期活動,包括論壇、研討會及頒獎禮等。當中,由環保業界主動組織的三場論壇活動,將以「一會展兩地」形式,分別在澳門及橫琴舉行,強化兩地展會資源及國際客源的互通互惠,發揮疊加和協同效應。
周末兩天免費開放予公眾入場參觀,而最後一天(8月20日)定為「綠色公眾日」,公眾可透過參觀綠色展覽及參與環保宣教活動,了解最新環保資訊及技術,提升環保意識。大會於「綠色公眾日」當天提供4條免費純電動穿梭巴士路線往返澳門中區、北區及氹仔與MIECF會場,鼓勵市民綠色出行。環保活動區開放時間為上午10時至下午5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