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退學男生返舊校刺傷女同學 教青局即啟危機處理支援學生
利瑪竇中學昨發生的傷人案,涉嫌行兇者為已退學轉校男學生,與受傷的女學生曾是同班同學,初步調查 2人曾有過節,但事件不涉及感情,施襲的男學生一直有情緒問題,警方接手跟進,被利器所傷的女學生送院接受治療,傷勢無大礙。教青局和學校隨即進行緊急會議啟動危機處理,向現場目睹事件的同學提供即時輔導支援,當局並呼籲學生倘有情緒出現任何困擾,應即時向家長、老師或尋找專業人員協助。
治安警察局表示,昨日上午約11時34分,該局接報利瑪竇中學報稱有人受傷,報案者為學校護士,消防及警員跟進。經了解,現場有一名女性,為高中一年級生,16歲,澳門居民,其右肋骨位置出血,清醒穩定,有學校護士陪同,由消防送山頂醫院治理。事件已通知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亦已到場。現場由警員及校方處理。
治安警:兩人有過節但事件不涉及感情
治安警察局表示,昨上午約11時34分,該局接報於大炮台街某學校發生一宗傷人案件,1名較早前已退學的男學生,懷疑以利器襲擊1名女學生,並導致其受傷,傷者已送院接受治療。經初步了解,懷疑兩人早前曾有過節,局方仍在調查事件中。
治安警補充,疑被利器所傷的女學生留醫輕傷,與涉案男學生此前同班並認識,初步調查不涉感情問題。
校方:返校取回物品時向女學生施襲
該校表示一名較早前已辦理退學並轉校的男學生,於今早返回學校取回個人物品,期間向一名女學生進行攻擊。隨堂老師馬上啟動應急機制,保護現場其他同學離開現場,並安撫該名情緒激動的男學生。學校其他老師即時到現場支援,並管控及陪伴該名男學生,及後交警方跟進,同時立即將受傷女學生送院處理。
教青局透過和學校已進行緊急會議啟動危機處理,向現場目睹事件的同學提供即時輔導支援,同時,教青局派員到醫院支援學生及其家屬,院方表示受傷學生經處理後,目前情況穩定,傷勢無大礙。
教青局呼籲青年學生,倘有情緒出現任何困擾,應即時向家長、老師或信任的人溝通或求助,家長亦須特別關注子女成長期的情緒變化,需要時尋找專業人員協助,共同維護青少年學生成長的身心健康。
教青局:施襲的男學生一直有情緒問題
教青局昨早接獲利瑪竇中學緊急通報發生校內傷人事件,教青局局長龔志明聯同多名主管到學校處理現場事務後,進行緊急會議。龔志明表示,經向校方了解,這名施襲的男學生一直有情緒問題,長期需要協助,有社工跟進,他在半個學年前由其他學校轉到利瑪竇中學,近期他申請退學後,亦已經轉校。至於2名學生是否有過節、攻擊原因等,需待警方調查公布。
龔志明稱,局方已派員到醫院支援學生和家屬,同時為目睹事件的10多名學生開展情緒輔導。他同時呼籲青年學生,倘有情緒出現任何困擾,應即時向家長、老師或信任的人溝通或求助,家長亦須特別關注子女成長期的情緒變化,需要時尋找專業人員協助,共同維護青少年學生成長的身心健康。
他又表示,教青局有一套針對校外人士進入校園的運作指南,包括進入學校的手續、身份識別等,但由於今次事件是涉及學校學生,與外來人有區別,召開緊急會議亦希望能夠進一步加強相關的安全維護。
何潤生:及早支援精神健康風險
對於利瑪竇中學昨發生傷人案,據教育當局公佈施襲者一直有情緒問題。立法議員、群力智庫理事長何潤生呼籲社會大眾,特別是教育工作者、社工和家長,多關懷青少年心靈健康,協助他們疏導各種情緒;當局有必要檢視補足校園心輔資源;校方更應檢視個案情況,完善保安機制,切實維護校園安全。
何潤生指出,今日的青少年更早熟敏感,從學業到同儕,甚至家庭,其壓力遠超想像,導致部分青少年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嚴重影響生活和學業,個別甚至發展成精神疾病;作為教育工作者及家長,我們在要求青少年分數達標、行為態度合宜的前提是塑造温暖、和諧的校園及家庭環境,諸如:明白和接納學生的不同需要,協助他們按個人能力在學習和行為上不斷成長、欣賞每個青少年的優點,給予肯定和發展潛能的機會、建立線上線下的模式引導家長正確教育子女等,協助青少年認識、面對、平衡、疏導各種情緒,家校合作共同守護青少年的心靈;他指出,疫後本澳就業壓力有待改善,不少家庭仍陷困境,當局有必要檢視校園心理輔導的資源狀況,及早支援有精神健康風險的學生。
何潤生續指,今次事件揭示校園保安漏洞,施襲者為學校舊生,或令保安人員疏於防範;但其竟可攜帶長約四至五吋的刀進入校園,不得不讓人深思。他呼籲各校因應個案情況提高警惕,訂定校園安全檢查機制,做好違禁物品之定義及處理規則流程,杜絕施暴、犯罪等行為發生。
林倫偉冀暑假期間檢視校園安全措施
勞校中學副校長、立法議員林倫偉表示,雖然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但絕不應使用暴力,對有學生受傷表示痛心及致慰問。而校園出現上述事件令人驚訝,社會都非常關注,家長亦會擔憂學生安全。希望警方盡快查明原因,各方亦要從事件中總結經驗,合力完善應急機制,加強對學生和學校的支援和保護。 林倫偉對當局在事件發生後迅速應對,啟動危機處理盡可能減少對學生的影響表示認同。希望在事件查明前,社會不要過多猜測,盡可能保護學生。他呼籲社會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加強家校合作保護學子。學生如遇到問題應主動向各方溝通或求助。而暑期將至,家長、學生要注意假期安全,學校亦可在期間檢視學校的安全措施及應變機制,確保未來出現同類事件時能快速應變。
馬耀鋒:持續完善校園安保措施及設備
立法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馬耀鋒就事件表達痛心,同時高度關注青少年暴力傷害行為的增加,呼籲社會共同重視學生心理及情緒支援的需要,建議持續增加學生輔導資源的投入,培育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態度;又建議持續深化政校合作,強化校園安全應急措施,合力提升學校整體面對不同風險的應對能力。
馬耀鋒指出,現時各校皆成立校園危機管理專責小組,並恆常開展各類型應急演習;是次事件中,該校教師有序保護其他學生離開現場,穩定肇事學生的情緒,有效避免更大悲劇的發生,並在事後開展心理輔導,充分反映危機管理機制的有效運作和應變能力。但隨著國際對校園安全關注的重視,以及近期在校園內外時有發生的不幸事件,均啟示有必要持續提升校園安全應急措施、強化學校的安保水平和應對能力。
馬耀鋒提及,現時不少學校未有專門的安保人員設置,相關工作普遍由教師或校工兼代,倘遭遇有突發或有預謀的事件,在安保力量上恐有不足;建議當局加強與學校的溝通和支援,了解學校在安保方面的需要,例如提供培訓、增加監控,以及適當提供保安支持等,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安全環境。此外,他又建議參考其他地區經驗,應面向校內不同群體發放專門的應急指南,教導不同角色在各類風險情況下的應對方式,並開展相對應的模擬演練,更好地提升校內師生的應急能力。
面對近年青少年心理輔導需要的明顯上升,馬耀鋒建議當局加大資源投入,包括提高學生輔導員的設置和供應,或明確每一校部學生輔導員的最低設置要求,以提升學生心理輔導服務支援的質與量,並為校內開展更有系統、更高密度的生命教育工作創造條件;同時,他認為應共同審視青少年遇事訴諸暴力的情況,除了加強學生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外,更要「政、社、家、校」合作,共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及爭端的正確方法和態度,以及教導應對負面情緒的技巧,共建和諧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