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局早療名額將增至450個 語言治療逾半佔最多

陳瑜勇(中)會後總結

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昨日邀請社工局、衛生局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介紹本澳針對自閉症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的早療工作,以及對照顧者的支援服務。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副召集人陳瑜勇會後表示,據社工局會表示,2021-2013年,已增加200個0-3歲有發展障礙兒童的早療服務名額,至今年底,共有450個相關名額,可以滿足目前需求。另外,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指,以目前在本澳修讀語言治療專業的學生推算,至2025年,本澳將有100名語言治療師,可以紓緩有關方面人手。

北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邀請社工局社會互助廳廳長蔡兆源、社工局康復服務處機構輔助服務組職務主管余家偉、衛生局兒童康復中心主任黃穗濤、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小學及幼兒教育處處長蔡敏芝等,介紹本澳針對自閉症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的早療工作。

在議程前發言中,委員陳茵茵建議,建立兒童發展自我檢測表,協助家長能正確判定兒童發展情況是否有偏差延遲,以及加強與本澳不同社團合作,重點宣講關注0至6歲兒童發展過程的重要性,提高大眾對兒童早療的認知,減低社會及家庭對兒童早療的誤解,以提升家庭對兒童發展的判斷力及對早療的認知。委員梁露欣建議,透過加大專業人員的培訓,讓更多專業的治療師投入到社區早療機構,並增加社區治療名額,讓有需要的兒童可以獲得足夠的治療次數。此外,持續培訓經常接觸兒童的各類人士,包括醫護人員、托兒所人員、早療機構人員、家長等,提高有關人士在辨識、治療及跟進服務方面的能力及技巧,全面提升早療服務發展。還可以為相關家庭提供教材套,讓家長掌握方法及技巧在家訓練,加大對早療兒童家庭的支援。

社工局發展障礙兒童早療名額增加超四成

陳瑜勇會後表示,早療服務中,以語言治療佔最多,約佔58%。2016年成立兒童綜合評估中心後,兒童早療服務縮短至一至兩個月內可完成評估,治療輪候期由4星期至9星期,最緊急個案可以獲得即時提供治療。

他又引述社工局會上表示,2021-2013年,已增加200個0-3歲有發展障礙兒童的早療名額,至今年底,共有450個相關名額,可以滿足目前約300個名額的服務需求。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會上指,以目前在本澳修讀語言治療專業的學生推算,至2025年,本澳將有100名語言治療師,可以紓緩有關方面人手。

另外,上述三局在今年都在其範疇的兒童早療服務中引入AI系統,有關系統的成效計劃於8月公布成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