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昨細則性通過《貨幣發行法律制度》法案

立法會討論及表決通過《貨幣發行法律制度》法案

立法會昨細則性通過《貨幣發行法律制度》法案,法案中,為數字貨幣的規範留白,日後由特別法作規範。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數字貨幣是全世界大趨勢,為跨境結算和支付上帶來新的模式,本澳未來在此方面將會有規範性法律,但未有時間表。另他透露,短期內,部分泰國、韓國電子支付將可以在本澳使用,為跨境支付提供便利。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及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等政府代表,昨應邀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貨幣發行法律制度》法案中訂明任何人都不得隨意拒絕接收澳門元作為支付工具,但例外情況,例如互聯交易、無人操作出售或提供財貨或服務的支付;在每次交易中亦不能強制要求接收超過50個硬幣;以及修改流通貨幣的收回程序、簡化增加發行貨幣及複製貨幣作教學或其他用途的申請等。

數字貨幣未來由特別法規範

李偉農表示,數字貨幣是全世界大趨勢,為跨境結算和支付上帶來新的模式,本澳未來在此方面將會有規範性法律,但未有時間表。他強調,數字貨幣不等於秉棄原有貨幣,只是多一個方式。

他指,電子支付普及下,每年交易量及金額上升,2020年電子支付交易量比2019超過4.16倍,2021比2020年超過2倍。隨著電子支付的不斷普及,目前,零售業極少使用現金,硬幣的使用亦減少,2019年政府兌入了1,600多萬元相應金額的硬幣,2022年兌現了300多萬元相應金額的硬幣,硬幣需求有減低。

李偉農

至於議員批評公共咪錶車位只能使用電子支付方式,有違貨幣政策,李偉農表示,因應移動支付工具的普及,這是主流需要,他建議,朝正面方向、可以提供更多便利性上思考。

李偉農還透露,短期內,有部分泰國、韓國電子支付將可以在本澳使用,為跨境支付提供便利。

金管局將維持免費輔幣兌換服務及自助硬幣兌換機

陳守信表示,免費輔幣兌換服務過去5年兌入2,200萬元,自助硬幣兌換機兌入 924萬元,將會維持有關服務,方便市民及商戶。

他表示,該法案通過後,相關指引將上載到金管局網頁,方便公眾查閱。基於尊重貨幣的嚴謹性、維護法定貨幣尊嚴,以及維護特區形象、主權體現等考量,進行貨幣複製時需要向局方作出申請,由金管局審批,而且複製品不能令人混淆,在尺吋上需要大或小於實際貨幣,並且標明為樣本,但作真鈔拍攝的電子複製則不要申請,他稱,將盡量簡化行政程序,盡量方便市民。

陳守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