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今年對華出口預比去年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10月左右,預計美國、德國、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2023年世界經濟增速將放緩。唯一的例外是中國,預計2023年的增長率從3.2%提高到4.4%。但是,封鎖政策的持續性導致人們對這一結果產生懷疑。1月份的《世界經濟展望》修正了2023 年的預測,世界經濟和主要經濟體的增長率偏向上行,但仍低於2022年。中國仍然是例外,2023年增長5.2%。去年12月結束的封城政策影響了這一結果,同時增加了這一結果出現的概率。

1月貿易順差26億美元,接近1998年以來1月貿易順差的歷史最高值,即2006年的27億美元。在2022年和2023年1月的年際比較中,出口增加價值增長16.4%,進口增長2.9%。出口量的變化為正9.7%,而進口量則下降4.9%。出口價格上漲5.8%,進口價格上漲8.3%。

2023年1月,商品出口占出口總額的65%,與2022年1月和2023年1月相比,價值增長 16.8%,價格增長8.2%,數量增長7.7%。非商品出口表現的結果與商品出口表現接近。大宗商品進口價格繼續超過出口價格,整個 2022年都發生了這種情況,增長了15%,數量下降了 5.1%。

出口量表現最好的是採掘業,在2022年至2023年1月份的年度間比較中增長了32.2%。這一結果可以用原油銷售額來解釋,原油銷售額增長了53%,銷量增長了57%。因此,使用相同的比較基礎,其銷售額在巴西出口籃子中的份額從10.9%增加到14.3%。與此同時,採掘業的進口量錄得36.1%的跌幅。在這種情況下,煤炭和天然氣進口的減少促成了這一結果。據觀察,從數量上看,原油進口量增長了89%。 

據觀察,除阿根廷外,對華出口數量和金額的變化均低於美國和歐盟。對歐盟銷售額的增加導致歐盟在巴西出口總額中的份額從14.3%增加到16.2%。中國的份額為22.3%,與2022年1月的比例相同。在這種情況下,解除封鎖的效果尚未完全顯現。

1月份,大豆出口量下降66%,導致價值下降60%。這是對中國出口的前三名之一。因此,預計隨著未來幾個月大豆開始發貨,對中國的出口增幅將高於1月份。此外,鐵礦石出口下降了 11%,隨著中國經濟的復蘇,如果基礎設施投資增加,對該產品的需求可能會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對歐盟的出口價值增長了31.9%,出口量增長了24.8%。2022年1月至2023 年期間,原油銷量增長了377%,佔總出口量的25%,烏克蘭戰爭的影響使巴西的石油出口受益。

如前所述,在年際比較中,1月份巴西進口的價值和數量均有所下降。除歐盟(上漲12.8%)外,所有市場的成交量均有所回落。在按價值比較的情況下,歐盟的增幅為37.4%,其次是阿根廷,增幅為3.4%,其他市場的增幅為負。 

2022年1月至2023年,歐盟的份額從14.8%增長到19.8%。這一份額低於中國(22.5%),但超過美國(15.2%)。 
在討論重啟南方共同市場與歐盟談判的可能性之際,重要的是要強調今年年初巴西與該集團對外貿易的良好表現。 

年初巴西出口前景樂觀,但國際局勢受到衝擊,無論是在地緣政治領域,美中之間的緊張局勢可能加劇,還是中國經濟表現可能出人意料,評估2023年巴西出口將比2022年增長。

本報外文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