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東線造價營運無預算堪憂 葛萬金:計好成本效益再三思後行
政府日前公佈輕軌東線預計2022年第4季招標,預計2028年完工,線路全長7.7公里,共設6個車站,均為地下站點,然而工程預算和日後營運開支等仍是謎,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更直言東線一定會超支超時更令人為庫房感到擔憂。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會長葛萬金認為,每項公共工程開支都應有預算,公共工程涉及政府公帑,不可能任由承建商自己訂定工程造價,他批評政府做法很有問題。他亦質疑政府高估未來輕軌客運量,日後高營運成本低乘搭率,恐令東線成為另一無底深潭。政府在建造東線前應計算好成本效益,再三思而後行,免釀成更大損失。
葛萬金表示,輕軌東線建造目的是為幫助居民多一個交通選擇到氹仔,其次是透過大型公共工程解決失業問題。然而他對相關工程能否有助紓解本地居民失業問題成疑,因為本地大部分公司可能都未能勝任該項工程,中標工程可能仍是內地公司,或由內地公司和本地公司聯營,這樣情況下,可以為本地人創造就業機會就會很少。「200幾億工程反而增加更多外勞」。
他又擔心相關項目未來會成為政府的包袱,除了龐大的營運成本,未來乘客量是否能達到政府預計目標亦成疑,因為輕軌氹仔線就是「有版你睇」。鄰近珠海有軌電車一號線自2017年6月起開始營運,投資逾30億港元,投入服務後超過3年,由於電車客量不足,且每年維護成本高昂,年均營運成本高達1.1億元,故在2021年1月22日起停運並拆卸。珠海有軌電車的情況猶如現時澳門輕軌氹仔線情況一樣。
葛萬金批評,每項公共工程開支都應有預算,但到今時今日,政府仍未有公佈輕軌東線造價,認為會令工程批給出現很大問題。他認為:「政府心中應有條底線,不應在毫無目標價格下,任由投標公司自己訂價,政府自己應有成本預算,無可能如果人哋開價要2、300億,政府都要接受。」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較早前在立法會已明言輕軌東線會因關閘站而超時、超支,葛萬金認為當局是「出口術」,也有別於政府過去一直強調不會讓公共工程出現超支超時情況的做法,他質疑公共工程涉及政府公帑,政府在工程批給時應態度強硬,要求承批公司按時按價完成工程。
政府預料東線與氹仔線,加上延伸媽閣站,橫琴線及石排灣線將產生協同效應,屆時輕軌總長度增加至約24公里,日均運載量約13.7萬人次,葛萬金質疑,新城A區雖有近10萬居民,但居民是分階段入伙,入住率還要視乎政府的經屋售價,倘新城A區入伙情況不理想,沒有日均13萬人次支撐輕軌東線,基本上東線又會成為另一個無底深潭,單靠訪澳旅客更未必能「填好呢個窿」,現時氹仔線每年管理成本要近10億元,未來東線因走地下,以及水、電費、維修費開支更大,管理費必定比氹仔線高,政府在建造東線前,就應計算好成本效益,他促請政府開誠布公,提供更多數據讓居民知悉和監督,否則建成後如果效果不似預期,到時再叫停或撤,政府損失會更大。
高官不用問責,所以澳門高官特別「賴皮」?葛萬金表示,現時本澳法律沒有官員問責的條文,沒有問責機制,即使官員做得不好,也只會不續任以此作為處分,實質是有權無責,難以監督官員,他促請政府進一步推動行政改革,完善高官問責,做到有能者居之,無能者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