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輪全檢結果均呈陰性 當局宣佈本澳恢復防疫常態化

應變協調中心舉行記者會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 下稱應變協調中心)表示,第2輪全民核檢共採樣逾66萬人次,已有檢測結果,均呈陰性。當局宣佈本澳恢復防疫常態化,但再次強調世界各地疫情仍然十分嚴峻,呼籲社會各界仍要保持警惕,採取各項防疫措施,減少傳播風險。

應變協調中心指出,自本澳於10月26日發現輸入性個案,已隨即按照應急預案迅速啟動各項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追蹤和管控風險人士,進行重點區域核酸檢測。在特區政府各部門、社會各界和全澳居民共同努力下,結合珠澳兩地的聯防聯控機制,有效控制本輪疫情,10例感染個案當中,2人是經常往返珠澳兩地的人士,被列為輸入性個案;其餘8人均在對此2例個案的接觸者、居住和活動場所隔離管控中發現,有效防範了病毒於社區中傳播;及後,本澳進行了6天全民抗原檢測和2輪全民核酸檢測,沒有發現社會面感染個案,確保了澳門的社區安全。

經綜合分析,應變協調中心宣佈,本澳恢復防疫常態化,6日起亦暫不安排疫情新聞發佈會,但會密切留意本澳內外疫情變化,並持續透過不同途徑及方式適時發佈最新疫情消息和防疫措施,讓公眾掌握最新的疫情資訊。而要再次強調的是,世界各地疫情仍然十分嚴峻,呼籲社會各界仍要保持警惕,採取各項防疫措施,減少傳播風險,以保障居民的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的正常運作。

當局採用「多點觸發預警機制」及早發現社區感染者

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表示,本澳已進入防疫常態化階段,對早期發現風險人士,提高監測系統的敏感性和早期預警能力至關重要。現時當局採用的是「多點觸發預警機制」,即透過多種不同渠道發現居民有否感染新冠病毒。一方面通過醫療機構對有風險旅居史、接觸史或特定症狀的人士進行核酸檢測;另一方面透過對重點工作人群(工作上有較高風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 的定期檢測,以及早發現當中的感染者,達到及早發現、及早隔離和減少社區傳播風險之目的。本澳會繼續沿用此機制,持續動態評估不同範疇人群的風險性。

另外,本次 2輪全民核檢均是不停學、不停工、不停托的情況下開展,整個檢測流程暢順有序,有賴全澳居民、學校、托兒所和不同機構的合作。她又補充,今輪全民核檢共開設80個站點、300多個採樣點,政府協調學校及附近的站點,在非繁忙時段分批安排師生到站採樣,達到分流的作用。大部份學校都可平衡教學安排,組織學生分批到附近核檢站採樣,此舉既可照顧整體居民的需要,又能夠方便師生。相較之下,如要安排採樣員前往不同學校進行採樣,需花費交通時間及需重新佈置場地和裝置電子設備,而每間學校周圍都有檢測站點,當局平衡醫護人員和其他工作的人力資源,以免人員過分分散,影響到整體市民核檢的輪候時間和安排。

就有意見希望政府放寬防疫措施,梁亦好指出,新冠病毒出現近 3年,目前雖然接種新冠疫苗後病死率降低,潛伏期縮短至 7天,但根據數據顯示,倘長者及慢性病患受感染,導致重症和死亡機率較高。本澳新冠疫苗接種率為 9成,但長者及慢性病患者只有 7成,仍不夠高,她再次呼籲尚未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儘快接種疫苗。她強調,若短時間有大量人感染新冠病毒,會加重醫療系統負擔。本澳仍堅持以動態清零為防疫目標,若未來對有關疾病的準備更充足,例如提高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率,以及有更好的藥物治療,相信可逐漸放寬不同防控措施。

另外,因應11月5日零時起調整由廣東省入境本澳的特定人士核檢陰性證明要求,梁亦好呼籲在外地接種新冠疫苗的相關人士,可帶同由接種地官方發出的新冠疫苗接種記錄正本和影印本以及接種時個人身份證明文件正、副本,於各新冠疫苗接種站的開放時間內提出辦理,無須預約。如持電子記錄者,須將新冠疫苗接種記錄及連同個人身份資料信息一併截圖及列印出來,並在登記時以電子設備出示新冠疫苗接種電子記錄以作核對;工作人員核實相關人士提供記錄的可靠性後,登記到當局的新冠疫苗接種系統內,之後可於健康碼和一戶通上顯示。若有關人士核檢符合要求,可使用自助過關,按往常一樣正常出入境,否則就要憑接種新冠疫苗的紙本記錄,到人工櫃台辦理出入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