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環坊會促內港南治水工程抓緊時間

「馬鞍」吹襲期間,內港清晨曾出現水浸,水浸深度達小腿,下環坊會會長張麗珍表示,由於氣象局提前發放颱風預測,令商戶及居民都提前作好準備,加上昨(25)日降雨量不算多,未有對內港商戶及居民造成大的損失。張麗珍又指,內港北雨水泵站在近期多年場暴雨中都見到成效,希望內港南雨水泵站工程可以爭取於日程內完成 ,緩解暴雨期間水浸的問題。

近日正值天文大潮,加上氣象局對「馬鞍」的水浸預警達到橙色預警級別,內港商戶及住戶都不敢掉以輕心,提前將貨物搬走或遷至較高位置,減少水浸造成的損失。昨日下午,內港一帶商戶基本上已經恢復營業。「馬鞍」吹襲期間,內港清晨曾出現水浸,水浸深度達小腿,水浸情況比預計輕,但水浸問題仍然威脅內港商戶及居民。

內港南清晨曾出現水浸(氣象局網站截圖)

政府曾推出一系列防災減災工程

為加強防洪排澇,特區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防災減災工程,包括: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建造工程、澳門內港擋潮閘工程、外港堤圍優化工程、筷子基至青洲沿岸防洪工程、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內港防洪牆及退水拍門安裝工程、輕軌東線項目灘塗整治工程和新城 A 區堤堰優化工程。在去年及今年早前多場颱風期間,內港北雨水泵站雖然未做到完全「無水浸」,據商戶反映,水浸程度沒有過往嚴重;內港內部的商戶及居民,都希望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可以早日啟動,解決區內打風落雨水浸問題。據公共建設局資料顯示,內港(南)雨水泵站及下水道工程共分三期施工,第一期工程主要在內港南邊比厘喇馬忌士街5號B碼頭地段建造雨水泵站及預留污水處理設施的結構平台,工程佔地面積約2,200平方米,預計今年第4季展開。第二及第三期工程將根據第一期工程的進展有序開展,以便能完善內港南一帶周邊下水道系統排放。

司打口一帶商戶颱風過後拆防水閘

商戶及居民對南站泵站期盼殷切

張麗珍表示,今年早前多場暴雨期間,下環街一帶都有出現水浸情況。她透過與南區坊會及商戶接觸,了解到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在運作後,對於內港北排澇起到一定作用,而且成效不錯,例如十月初五街一帶,在過去多場暴雨期間沒有出現大水浸情況。「馬鞍」吹襲期間,由於降雨量不多,只有比厘喇馬忌士街一帶於清晨曾經出現輕微水浸,大部分的商戶,都有在颱風前做好準備,例如將貨物遷至店內較高位置,但部分生財工具和傢俬,由於較難搬動,未有「升高」,亦有不少商戶提前裝上防水閘。

張麗珍(資料圖片)

內港南受水浸困擾多年,她指,按內港北雨水泵站情況,泵站對於暴雨引起的水浸效果較大,但天文潮及海水倒灌則作用不大。對內港南雨水泵站工具,她相信,對暴雨引致的水浸會有較明顯的作用,但天文潮及海水倒灌,則相信作用不大。不過,她亦希望可以落實有關工程。由於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她憂慮工程進度會受影響,她希望可以加快南站工程進度,盡快啟動工程,追上計劃進度,避免延誤。

該工程施工地包括比厘喇馬忌士街及火船頭街是區內的交通主幹道,鑑於工程施工期間會對周邊交通造成一定影響,公共建設局在進行該工程第一期開標(今年6月初)時指,屆時將與交通事務局等部門溝通協調及制定臨時交通改道方案,減少對周邊的影響。張麗珍促請公共建設局及交通事務局兩局,做好溝通及交通安排的規劃,採取分時段、分路段開工,或採取交替封閉施工辦法,如夜間封閉施工,白天保證車輛通行,以及在交通繁忙時段派員疏導交通,減低施工對區內交通、商戶及居民的影響。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