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 儘快落實援助穩定民生經濟

立法會早前開會審議財政預算修訂案,有議員批評次輪《僱員援助款項計劃》遜於前年首輪計劃,並且未覆蓋今年失業及放無薪假的僱員,冀擴大受惠對象;亦有多位議員建議第二輪經援的普惠性措施盡快落實,並以現金分享方式發放,惠及社會各階層,紓解民困。

澳門由「相對靜止」進入「鞏固期」,說明了整體疫情防控已經取得預期的成效,所以政府未來的工作重點應該逐漸由疫情防控慢慢轉移到經濟復甦方面。由於實施「相對靜止」措施令本已疲弱的澳門經濟再受到影響,未來要逐步恢復經濟,很大程度要繼續依靠政府的援助,逐步恢復內需,讓市場能夠自行「造血」。

要有效恢復內需,關鍵要在保民生和保就業兩個方面下功夫。在保民生方面,不少市民在疫下開工不足、甚至放無薪假的情況下,收入已經大為減少,為此,政府在落實新一輪援助的普惠性措施時,積極考慮以現金分享或以發放抗疫援助金的形式進行發放,盡最大的能力提升廣大居民的消費能力,而在保就業方面,政府應該儘快實施企業援助措施,穩定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優化精準幫扶中小企,從而穩定居民就業。

長遠而言,要使得澳門經濟儘快復甦,徹底紓解民困,關鍵在於恢復通關,能夠讓旅客前來澳門,畢竟澳門社會需要面對一個現實,在沒有實現經濟產業適度多元化發展之前,旅遊經濟依然是澳門整體經濟的命脈。

子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