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處於清零期防疫措施需要更嚴格

怡南大廈在解除黃碼數日,昨(18)日又被列為紅碼區,衛生局解釋,原因是昨天新增的1宗社會面感染個案,其居所位於怡南大廈。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風險評估,倘有需要,即使出現1宗個案而未有發現感染源頭也會將相關地點列作紅碼區,而本澳目前已進入清零期,防疫措施將越來越嚴格,目的是將社區傳播風險減至最低,也是調整防疫措施的方向。

怡南大廈在7月6日列為黃碼區,住戶在7月13日最後一次核檢後轉綠碼,7月16日完成自我健康管理,昨日被列紅碼大廈,被問到如何判定紅碼區標準,衛生局傳染病防控處處長梁亦好表示,原則是個案未找到源頭便會把居住大廈列為紅碼區。新濤閣亦是如此,當局用最快速度列其為紅碼區,之後在大廈不同單位發現更多陽性病例。她形容現時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可能性,故必須用嚴格措施對大廈作核檢排查,故要封控,減少社區傳播。

梁亦好

至於有質疑部分紅碼大廈染疫人數不斷上升,懷疑是天井、渠網引起傳播病毒。梁亦好澄清,在今輪疫情出現病例中,現時未見有明顯證據反映透過天井、渠網引起傳播,她以紅碼區病例解釋,認為透過人傳人形式更明顯,包括共用空間例如電梯等,亦更符合 Omicron傳播方式。

梁亦好說,若透過天井及渠網傳播引起,必定出現好多個案及具明顯聚集性,例如來自同一單位或座向等關聯,但目前未見明確現象。若單位窗口對開處於空氣不良位置,如廁所窗口在天井位等沒有鮮風位置,或是廢氣排出處,不建議打開窗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