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澳區人大提建議促深合區金融改革創新

(左起)何敬麟、施家倫、高開賢、蕭志偉、崔世平、劉藝良
2022年全國兩會正在北京召開,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蕭志偉、何敬麟、施家倫、崔世平、高開賢、劉藝良關注粵澳橫琴深度合作區建設發展,就關於推進橫琴深合區金融改革創新,探索多層次資本市場以服務實體經濟提出建議。
他們指出,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中,為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推動澳門到2035年經濟適度多元化目標基本實現,內容明確了做好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開發開放—發展現代金融產業。其中,重點闡述了「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多幣種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吸引外資加大對合作區高新技術產業和創新創業支援力度」和「支持澳門在合作區創新發展財富管理、債券市場、融資租賃等現代金融業」。
在債券市場方面,他們建議促進琴澳兩地債券市場的雙向互通,活躍澳門債券市場,以充分體現澳門「境內-境外精准連絡人」的獨特角色和地位,包括在中央證券託管系統基礎上,建立內地與澳門債券市場互聯互通的創新合作機制;採用國際通行的多級託管模式,試行為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提供便捷通道;參考香港債券市場模式,接入境外電子交易平臺如Tradeweb、彭博(Bloomberg)及MarketAxess等經由中國人民銀行認可接入交易中心本幣交易系統等。
在創投、私募股權方面,他們建議通過建立完整的股權債券聯動機制,強化資本 連接科技創新企業的紐帶功能,助力大灣區實體經濟發展,如深合區的創投環境注重打通「募、投、管、退」各個環節的政策環境;發揮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澳門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設立子公司開展股權投資,減少政策性限制等。
至於在在銀行業發展方面,他們認為,由於粵澳兩地銀行服務相對獨立,在琴澳共建深合區的過程中,金融業存在境內、境外兩套金融體系協同發展較為薄弱的現實問題,建議逐步推進澳資與深合區銀行一體化管理,更有效地集聚輻射境內外金融資源,構建深合區與澳門金融業一體化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新體系。建議包括短期內,首先在銀行服務方面允許澳門銀行機構的非現金服務,不斷豐富、優化、完善跨境金融服務生態。其次,在金融機構准入方面,在深合區推動開展單向的金融「單一通行證」試點,允許澳門金融監管部門認可的金融機構在經過建議備案後,可直接在深合區開展金融業務;中長期階段上,通過外管局、銀保監局、澳門與深合區金融監管機構的特例申報,推動澳資銀行與深合區銀行的一體化管理;最終達至兩地客戶資產一地准入,實現在澳門和深合區享受同等級別的費率優惠和服務,推動橫琴深合區銀行業高品質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