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過於求開工不足 教車師傅反對再開教練員培訓班

教車師傅指出現開工不足情況

現行《駕駛學校及教學規章》已沿用超過20年,部分條款滯後,教車業商會指目前本澳有 200多名教車師傅作常規教學,當中全職師傅約有 130名,行業不斷有師傅退休,需適量地補充「新血」,促請當局再開教練員培訓班,讓年青人有入行機會。不過有多名現職教車師傅則反對再開教練員培訓班,增加教車師傅人數,他們指行內已出現供過於求,開工不足情況,教車師傅無底薪、無福利、無前景,難吸引年青人入行。

教車業商會理事長黎偉國、交諮委古慶祥昨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修改駕駛學校及教學規章。

古慶祥(左)、黎偉國出席《澳門講場》

教車師傅呻無底薪生活不保

期間,有多名現職教車師傅電致節目反映,現時教車師傅過剩,平均每月只有 5至6名學員,反對再加開教練員培訓班。其中,自稱有20多年任教經驗的梁先則批評,現時行內出現青黃不接情況,教車師傅都開工不足,每月只教數個學生,每月收入只有萬元,又沒有底薪和其他福利,工作亳無保障,行外不會明白教車人員的苦況,他不贊成增加教車人員數目。另1名教車師傅吳先生表示,不少人考了教練員牌照郤不入職,與行業保障和薪酬待遇有關,他之前任職的公司福利一般,糧期不準,有時月入只有數千,生活艱難,令人入行意欲大減,希教車業商會跟進行業人員福利問題。

現職教車師傅馬先生直言,不需要開教練員培訓班,因為行內已經供過於求,業界是多勞多得,教車師傅收入是和學校對分學費,當中學校佔6成,師傅佔4成,教車師傅無底薪、無前景,行內擦鞋文化興行,學生又指定教車師傅任教,他形容行內很黑暗。

市民陳先生指,澳門教車成本不高,是考車人數很多原因之一,由筆試到考技術要1年時間,應設立一個合理的考車輪候時間,他認為半年時間較為合適,考車師傅工資不高,調升教車費用便可解決。另一位市民陳先生表示,考牌時間長,與考牌官數目,教車師傅質素參差、學車場太細等有關。

黎偉國:冀增培訓名額補充「新血」

黎偉國表示教學規章沿用多年,現時是修改的合適時間,例如優化教學培訓、教練招考方式、增加進階駕駛課程及電動車教學課程等。黎偉國稱現時教車行業健康,目前本澳有 200多名教車師傅作常規教學,當中全職師傅約有 130名,1名師傅平均每月可教授 10名學員。以往培訓課程甄選學員是以年齡、擁有駕照種類去評定,導致年輕人難入行,業界期望增加更多培訓名額。

黎偉國稱教車師傅目前主要需與學校分帳,屬多勞多得形式的,他認為行業不斷有師傅退休,需適量地補充「新血」。

古慶祥:增在新城增教考場縮考車時間

古慶祥認同現行規章較舊,在修改規章上,當局可關注與內地融合、駕照互認等議題,對場地硬件要求是否已不合時宜,優化設備師資、清晰業界准入條件等方面值得探討。當局資料指有300多人有教車資格,但現時只有200多人有常規教學,建議當局在教練員續牌時可依教學時數去審批續牌資格,釋放更多教練員空缺;他並建議當局在監管方面設立準則、投訴機制,推動駕考監管自己的教學人員。他又建議,教學方面可以運用科技,令學車人士可以在教學時更瞭解路面實際環境,在修章時可加入更多科技。

考牌時間能否縮短至半年?古慶祥表示,收到不少市民反映駕駛學習場所位於氹仔和鄰近堆填區,有重型車出入,觀感上較危險和較遠、考車輪候時間過長等。考車輪候時間取決師傅、考官數量,環境、教車中心埸地等因素,建議局方考慮在新城規劃中增設學車場地,以及為學員開辦防禦性課程、道路環境及泊車課程,增加駕駛者技能。

疫下考車人數減3成

黎偉國補充表示,近年由於疫情影響,考車人數減少了3成,由筆試到考到牌都是9個月至半年時間,考車輪候時間已有所縮短,不過建議政府容許彈性安排考車時間,讓有需要居民可申請提前考車,或延遲考車時間,提供更彈性考車時間,方便和吸引居民考車。

有居民投訴考試時間不夠,黎偉國表示,考牌員由交通局安排,每次路面試約45分鐘,他認為相關時間足夠完成路面試。對於有教車師傅不滿現行薪酬制度,學校分賬時佔了大部分,黎偉國稱,學校分賬屬駕駛學校營運模式,但不是每間都採用一樣的模式經營。至於教車行業是否吸引新人入行,澳門自由社會,居民有自己選擇權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