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假冒銀行及內地公檢法」電話騙案 21歲港女大學生被司警拘捕

司警發佈案情
港澳警方日前聯合打擊「假冒本澳企業機關及內地公檢法」電話詐騙行動,偵破一個犯罪集團,共拘捕3名港男女。3名嫌犯疑至少涉及本澳6宗電話騙案,其中一名本澳婦人被騙走近1,400萬港元。司警在聯合行動中拘捕其中一名在澳就讀的21歲余姓香港女大學生。余姓嫌犯涉嫌收取騙徒一萬多元「車馬費」,協助打印「逮捕令」及提供銀行帳戶洗錢,被控巨額詐騙及洗黑錢等移送檢察院偵辦。

司警昨日發佈案情指,本年1月10日接到一名本澳婦人報案稱,在去年9月29日曾收到一名「銀行職員」來電,詢問事主是否在北京朝陽區刷卡消費1.8萬元人民幣,事主否認,但電話轉接至「朝陽區公安局」,由「警員、隊長及檢察官」輪番查問,訛稱事主涉及內地一宗非法集資及清洗黑錢案件。

事主起初半信半疑,未幾有「澳門廉署女職員」送來「逮捕令」,上面列明詳細犯案經過,加上騙徒發來「公安證」及偵察現場相片,讓事主信以為真,按指示購買新電話下載「安全防護」應用程式,並提供名下銀行戶口及密碼,隨後一直等候「調查結果」。事主與家人、朋友談及此事方懷疑自己被騙,向銀行查詢發現帳戶內1,379萬港元被轉走,隨即報警。
司警跟進調查發現,事主各銀行帳戶內款項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7日期間,分25筆被轉移至余姓嫌犯本澳的五個銀行帳號,隨即再分拆轉移至四個香港銀行帳號,涉及約1,260多萬港元。
余姓嫌犯聲稱同是電話詐騙受害者
司警其後通報香港警方協助緝捕涉案人。昨日成功收網,香港警方亦透過司警資料,於前(19)日早上拘捕兩名協助收取及轉移贓款的洪姓(68歲)及甄姓男子(27歲)。司警則在同日下午採取行動,在關閘附近拘捕余姓嫌犯,並在其租住氹仔單位檢獲作案用的電腦及銀行帳戶等。

經司警查問後,余姓嫌犯聲稱於去(2021)年9月初接獲一通電話,多名自稱本澳銀行職員及公安,指控她在朝陽區涉及一宗清洗黑錢案件,要求她支付人民幣23萬元作罰款,由於她無力支付,經向「檢察官」求情後同意她作為案件的協助專員,在2021年10至11月期間,曾兩次應要求打印多份「逮捕令」,並開設6個銀行帳戶。該名「檢察官」先後多次以協助內地檢察院發放賠償金為名,合共將1,155萬澳門元轉入其銀行帳戶,再拆散轉至香港四個帳戶,每次成功交易後可收取幾百至一千元,至今共收取1.3萬港元「車馬費」報酬,余姓嫌犯否認犯罪,目前司警以「相當巨額詐騙」及「清洗黑錢」罪移交檢察院處理。
司警又稱,經深入調查發現該詐騙集團涉本澳另外5宗案件,騙款共87萬港元,連同上述案件騙款折合逾1,480萬澳門元。司警仍追查涉案人士及騙款去向,案件移送檢察院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