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政府續深化公共行政改革 特首澄清:不存在裁員減薪降職

明年政府續深化公共行政改革

明年度施政報告提出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多個部門計劃合併重組。有議員關注深化公共行政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以及公務員合理配置和勞動權益保障。行政長官岑浩輝表示,深化公共行政改革是艱巨工程,特區政府有信心、有規劃地按部就班推進相關工作,期望2029年初步完成首階段目標。他並強調指,公共行政改革不存在裁員、減薪或降職,呼籲廣大公務員「放心」,不要相信一些沒根據的傳言。

岑浩輝

行政長官岑浩輝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就明年度施政報告內容回答議員提問,共有32名議員報名提問。

岑浩輝列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就施政報告內容回答議員提問

望2029年初步完成首階段目標

其中,多位議員關注施政報告提到將重整部門職能架構,按照新生效的政府組織結構法規,對部門職能進行重整和歸口管理,包括研究將行政長官轄下部門的行政財政輔助工作改為統一由政府總部事務局提供支援。重整市政署,將其相關職能分別撥歸公共建設局及土地工務局。將地圖繪製暨地籍局併入土地工務局,並明確土地工務局作為都市更新政策的主責部門。重組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並與消費者委員會、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進行合併。重組澳門金融管理局。合併文化局、文化發展基金及體育局。同時,審視各公共部門職責及內部架構,形成精簡架構優化職能方案,提高運作效能。

馬志成

議員馬志成問及政府制定深化公共行政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岑浩輝回應時形容,深化公共行改革是艱巨工程,特區政府有信心、有規劃地就架構、法律制度,以及如何更切合澳門實況,按部就班推進相關工作,期望2029年初步完成首階段目標。

岑浩輝表示,今年已完成修改公共行政框架性法令,且完成政府組織法律體系的全面重構工作,顯示特區政府銳意深化公共行政改革決心。岑浩輝強調,深化公共行政改革牽涉方方面面,需要思考澳門現時實際情況、社會變遷等作出部門架構、職能配置現代化,從而更好規範和配備所需人員。

岑浩輝並鼓勵各公共部門人員,尤其領導主管積極向行政公職局主動提出相關意見。

籲公務員多嘗試不同事情

議員梁孫旭亦關注明年施政報告提到將會對多個部門進行職能重整和歸口管理,亦深化員額管控。他希望政府在推動重組架構,以及訂定部門人員配置、數目基準的過程中,能夠充份關心、平衡公務員實際工作量和人手壓力,並完善跨職程晉升、薪酬調升和激勵制度,為公務員的職涯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亦令他們的薪酬得到合理調升。他稱收到公務員反映工作量增加、人手不足,影響身心健康,期望政府會具體的方案和措施,以穩定人員士氣,提升主管和人員的協作,增强人員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梁孫旭

岑浩輝強調,政府目標是推進公務人員的精細化管理,優化人員的管理制度,從而能夠打造一個團結一心、實幹團結的團隊,公共行政改革不存在裁員、減薪或降職,呼籲廣大公務員「放心」,不要相信一些沒根據的傳言,只要履行好職責,按政府部署向社會提供優質服務,「有心肯定做得好」。

岑浩輝表示,現時本澳有3萬多名公務人員,在維持社會運作上起關鍵,亦是特區寶貴資源。政府重視公務員訴求,公共行政改革是透過員額管控與簡化職程,達至培養公務員履行責任、提高工作能力,與政府共同進步。他相信多個部門重整後,調整不少人員崗位。他呼籲公務員多嘗試不同事情,提升服務能力,他並已要求主要官員多關心屬下人員。

公務人員退休待遇不能縮減

議員高錦輝關注公務員退休制度保障,指現時公務退休和撫恤金制度穩健存在隱患。岑浩輝表示,供款人數持續減少、領取人數大幅增加,預計2026年供款收入為11.41億元,退休金支付41億多元,資金缺口為29.6億元;預計2030年供款收入為5.7億元,退休金支出68.6億元,資金缺口將達62.85億元。

高錦輝

岑浩輝說,至今年4月在職退休保障登錄會員有7,114人,定期金發放5,928份;預計2030年在職供款會員降至2,996人,退休領取份數達10,020份,即供款人數持續減少、領取人數大幅增加,但強調公務人員的退休待遇不能縮減。

他謂,在2021年第四季起,退休金預算由自身財政支付轉為特區政府財政支付,以及把博彩毛收入的3%當中的17%給予退休基金。特區政府會與社會各界提早謀劃長遠規劃,直面問題、應對挑戰,使公務人員安心工作,向居民提供優質服務,確保退休保障穩固、長遠。

公僕提前退休需謹慎研究

議員謝誓宏反映,有部分公務員無法申請提前退休,建議政府可考慮容許公務員提前退休,以釋出更多公務員崗位,吸納更多有能力的青年加入,提升施政效能。岑浩輝表示,公務員退休制度、《公務人員章程》是相當嚴謹的制度。調整制度長遠值得研究,但強調調整制度會帶來一系列深刻變化,或會對公共行政制度帶來衝突,影響退休保障制度及公務人員個人職業生涯與家庭,提前退休需謹慎研究。

謝誓宏

他鼓勵青年公務員要有抱負、肯承擔,相信各級領導主管會留意並物色有志有才的青年公務員,將其提拔至合適崗位;又呼籲公務員團體的議員正向引導青年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