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亞洲數位藝術展「信奉一條河流」橫琴開幕

2025亞洲數位藝術展「信奉一條河流」於橫琴文化藝術中心今(16)日上午正式開幕。策展人常嬋介紹,展覽匯集五位藝術家的生活體驗與數字思考,旨在引發觀眾對技術發展的共鳴與反思。她指出,展覽從澳門來到橫琴,成為連接兩地的文化藝術紐帶,並感謝各方單位的支持。

展覽由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指導,沙羅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橫琴深合資產運營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珠海橫琴沙羅曼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唐芸媛、珠海橫琴深合資運公司招商負責人王佳、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理事長李自松、澳門蓮花衛視副台長王碩坡,以及策展人常嬋共同為展覽開幕剪綵。

剪綵儀式後,由策展人常嬋帶領嘉賓參觀展覽。本次展覽為「藝文薈澳: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2025」平行展之一,此前曾在澳門展出,此次移師橫琴,體現了琴澳「一展兩地」政策的落實。

專程從澳門前來出席活動的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理事長李自松對活動表示讚賞。他指出,澳門與橫琴應進一步加強文化交流合作,將其作為推動兩地社會融合與民心相通的重要紐帶。雙方可攜手創作藝術精品,完善人才互動機制,積極推廣「一展兩地」「一演兩地」等創新模式。他比喻,這好比「打開了鄰居家的門」,讓文化往來更加便捷親切。李自松期望通過這些務實舉措,持續提升兩地文化協同效能,助力澳門文化品牌借助橫琴平臺拓展內地市場,並共同探索「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路徑,最終實現琴澳文化共融,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注入新動能。

展覽聚焦五位來自亞洲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包括傅秀璿、卡葳塔·瓦卡娜嫣恩、咪咪史有限公司、陳若璠、黃詠瑤。作品類型涵蓋多屏影像、行為藝術紀錄、數位繪圖、全息幻象裝置等,呈現數位技術如何承載情感、記憶與敘事,並在虛實之間探問生命本質。

策展人以河流為喻,提出「河流不斷奔湧,卻永恆存在。過去、現在與未來在河流中交融。」數位時代的來臨如同新的洪流,改變了人類感知時間與存在的方式。展覽引用德國作家赫曼·赫塞《流浪者之歌》中悉達多向河流學習的意象,鼓勵觀者跟隨數據流動,沉浸於生命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