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視久坐傷身?秋冬養生正當時
《黃帝內經》中「五勞七傷」的理論,深刻闡明了過度勞作與情志失調對人體的損傷。在澳今日快節奏的澳門職場中,眼睛乾澀、肩頸僵硬、精神不濟等症狀困擾著許多職場人士。秋冬季節,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正是調養身心、預防職業勞損的關鍵時期。
久視傷血是澳門職場人士的普遍問題。電子設備的長時間使用,使許多上班族出現視力模糊、眼乾澀等不適。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長時間用眼消耗肝血,建議在工作間隙閉目養神,同時按摩睛明、攢竹等穴位。日常可飲用菊花決明子茶,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潤燥養陰。晚間用溫熱毛巾敷眼,促進眼部氣血流通,改善久視帶來的不適。
久坐傷肉在辦公族群、司機、博彩業等從業人員中尤為常見。秋冬季節,人體陽氣內收,久坐更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總覺得食欲不振、肌肉乏力。建議每半小時起身活動,練習八段錦中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式,幫助氣機升降。飲食上可多食山藥、薏米等健脾益氣之品,煲湯時加入陳皮,既能理氣化痰,又能助脾胃運化。晚間用熱水泡腳,水溫以40度為宜,可加入適量艾葉,溫通經絡,改善循環。
久立傷骨多見於服務業從業人員。長時間站立服務,容易感到腰酸背痛,四肢乏力,與腎氣虧損密切相關。建議穿著保暖的鞋襪,特別要注意足部保暖。工間休息時可以靠牆站立輕叩腰部,按摩腎俞、湧泉等穴位。食療方面,可適量食用核桃、黑豆等補腎食材,或用杜仲、牛膝煲湯,強筋健骨。
隨著秋冬季節的來臨,澳門的空氣也逐漸變得乾燥。這時特別需要注意「防燥潤肺」。特別是教師、客服、銷售人員等需要大量說話的職業人群,很容易出現咽喉乾燥、聲音嘶啞的症狀。飲食上多食用雪梨、百合、銀耳等潤肺食材。可以用沙參、麥冬、玉竹等中藥材煲湯,既能潤肺止咳,又能增強免疫力。
對於輪班工作者,作息不規律容易導致陰陽失調。改變不了工作要求,就給自己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使用遮光窗簾,保持室內安靜,使用決明子薰衣草藥枕,睡前用溫水泡十五分鐘腳。飯後可用合歡花、酸棗仁泡水,安神定志幫助入睡。飲食要定時定量,避免宵夜過飽,避免胃不和則臥不安。
在澳門這個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秋冬季節防濕防寒同樣重要。建議保持工作環境通風乾爽,適時使用除濕設備,可隨身佩戴香囊。外出時注意添加衣物,特別要保護頸部、腰腹部等易受風寒的部位。不慎受寒則飲用生薑紅糖水,以溫中散寒。
總的來說,秋冬季節的養生要順應自然界收藏之性,做到精神內守,起居有常。在工作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通過飲食調養、穴位按摩、適當運動等綜合調理,可以有效預防和改善各類職業勞損,達到《黃帝內經》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健康狀態。讓我們在這個收穫與蓄積的季節,好好調養身心,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每一天的工作與生活。
作者:澳門中醫學會 何曉立 中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