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碳交所成交全國首單中葡藍色碳匯
全國首筆「中葡」碳匯交易在澳門國際碳排放權交易所較早前順利成交。該筆交易創新性地將內地特色藍碳資產(金灘檉柳碳匯)與葡語國家國際認證碳匯進行組合,為中葡綠色經貿合作開闢了新路徑。
作為連接境內外碳交易市場的重要紐帶,澳碳所為此次「中葡」首單交易的落地提供了全方位的專業支撐和平台服務。通過首次在同一平台將內地特色藍碳資產與葡語系國際認證碳匯進行「組合掛牌」並撮合交易,讓內地優質生態價值與國際標準碳匯實現「同台認證」與「同場交易」,為其未來銜接國際市場開闢全新路徑。
在全國首筆「中葡」碳匯交易簽約活動現場,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副秘書長李子蔚、自然資源部南海局一級巡視員謝健、珠海市委副秘書長穆竑等領導共同見證了首筆「中葡」碳匯正式上線。

隨後,來自珠海的邁科酒店通過澳碳所平台完成該筆碳匯交易。該筆碳匯將專項用於全運會低碳酒店項目,為綠色賽事注入生態動能。活動現場,澳碳所還與粵港澳三地機構和高校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探索構建碳匯「研究—開發—交易—應用」的全鏈條合作機制。
碳匯交易是對各國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標的規定,創設出來的一種虛擬交易,即將森林、濕地等生態系統吸收二氧化碳的「碳匯」能力,轉化為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借助市場的力量推動溫室氣體減排 。
澳碳所市場總監王斐介紹,此次首單中葡碳匯交易的成功,充分體現了澳碳所作為國際碳交易平台的橋梁價值,成功地將內地的優質生態資產推向國際舞台,還探索了一套跨區域碳匯覈算、交易體系。
下一步,澳碳所將在此次「中葡」碳匯首單交易的成功經驗基礎上,繼續扎實推進平台建設。一方面,將持續挖掘更多內地「藍碳」等優質生態資產,協助其進行產品化開發和掛牌;另一方面,將繼續深化與葡語國家等國際市場的聯繫,引入更多高品質、受國際認可的碳匯產品。
澳碳所將致力於不斷完善相關的交易規則和服務流程,為更多有減排需求的企業提供專業、便捷的一站式碳匯採購及碳中和解決方案,切實服務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