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科研機構牽頭 兩所「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在澳授牌
澳大獲授牌匾
「粵港澳聯合實驗室授牌儀式」4日在澳門舉行。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余雨生和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廳長王月琴出席儀式,並向獲批設立的兩所粵港澳聯合實驗室正式授牌。中聯辦經濟部代表張冠宇、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澳門科技大學校長李行偉、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邱潤華、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丁少雄、藥物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世恩、郵電局行政委員會委員楊富榮、珠海市科技創新局局長黃南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黃中堅等多位嘉賓共同出席見證。

余雨生在致辭時表示,此次授牌的兩所實驗室聚焦集成電路與中醫藥等澳門優勢科技領域,是深化區域科創合作、構建開放型協同創新共同體的重要里程碑。今年以來,本澳科技工作團隊積極配合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着力推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通過「企業出題,高校解題」、「反向配對」等促成一系列實務合作。此外,「澳門研發+橫琴轉化」也持續有新進展。以這次平台建設期工作為例,已落實有澳方的科研成果落實在橫琴進行轉化。未來將繼續努力發揮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王月琴在致辭中指出,廣東省已形成高水平多層次實驗室體系,此次兩所實驗室將能大幅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下稱「大灣區」)在集成電路和中醫藥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能力,成為粵澳兩地及大灣區科技創新深度合作的典範。實驗室在未來建設中要重點聚焦深化協同創新、集聚培養人才、促進成果轉化等方面,着力打造成為高能級創新載體和平台。今天的授牌,也是十五五粵澳兩地科技交流合作的新起點,希望粵澳共同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質生產力,為支撐國家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
此次獲授牌的實驗室分別為「粵澳模塊化芯片設計和測試聯合實驗室」和「粵澳中藥及天然來源小核酸創新藥物研究聯合實驗室」。兩所實驗室將結合國家戰略和大灣區科技創新及經濟社會發展,聚焦粵澳共同關注的重點領域和研究熱點,在澳方優勢學科領域開展應用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成果轉移轉化、引進培養人才團隊、廣泛開展合作交流等,積極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和平台。此外,澳門牽頭建設的聯合實驗室有助於擴大澳門的科技資源、推動科研成果在橫琴轉化、促進澳門科技企業的參與;通過整合廣東省和澳門的優勢資源,開展協同創新、協同攻關,把產業和科學研究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