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通過最低時薪升至35元 萬八人受惠

立法會昨召開全體會議

立法大會昨日一般性通過修改僱員最低工資法案,建議將最低工資由現時每小時34澳門元調升至35澳門元,升幅2.9%,預計1.82萬名僱員受惠,法案建議明年1月1日生效。有議員冀當局提高計算公式和量化標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回應表示,本澳屬微型經濟體,受到外圍波動的傳導性較大,

戴建業引介法案時表示,政府對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期間的實施情況第二次檢討,並聽取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勞資雙方意見,綜合衡量僱員權益保障、僱主營運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後草擬法案。建議自明年元旦起,最低工資按月計算報酬,每月由7,072澳門元調升至7,280澳門元;按周計算報酬,每周由1,632澳門元調升至1,680澳門元;按日計算報酬,每日由272澳門元調升至280澳門元;按實際生產結果計算報酬,平均每小時由34澳門元調升至35澳門元。物業管理和清潔服務等行業的僱員為主要受惠群體。此次調升幅度為2.9%,估算受惠僱員人數約18,200人,扣除家務工作僱員後佔總體僱員人數4.4%,物業管理和清潔服務等行業的僱員為主要受惠群體。

戴建業

期間有議員關注本澳最低工資的調升幅度和頻率與鄰近地區存有差異,至今缺乏清晰的最低工資計算公式和量化標準,應提高調整透明度和公信力。戴建業表示,本澳有別於鄰近地區,屬微型經濟體,受到外圍波動的傳導性亦較大。特區政府依有關法律於2022年1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期間開展最低工資檢討,綜合衡量當時本澳的經濟情況、企業和居民的可承受程度等,同時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聽取了勞資雙方的意見,強調調整是根據澳門情況而作出的決定。

四議員促落實政策保本地就業

議員李靜儀、梁孫旭、林倫偉、梁普宇聯合發表表決聲明,期望在制度上更好地保障基層僱員的基本生活水平。

他們表示,《僱員的最低工資》法律自2020年11月1日生效至今多年,今次政府第二次提出調升金額。現行法律訂定「兩年一檢」做法,是已經考慮到預留更多時間用以收集數據、分析指標和作出商討,以便按經濟情況作出倘有調整。但實際上,現有機制在執行過程中仍然出現滯後。期望當局持續優化檢討機制,結合更科學化的公式和指標,令最低工資金額調整符合經濟發展情況及對僱員應有的保障,程序上亦應該及早公布當局的調整建議,適時送交立法會審議,以便社會盡早知悉和有更充足時間作準備。

另一方面,他們亦建議政府有更多實質措施關注低收入和弱勢的就業群體,並明確將一系列勞動法律法規的檢討工作納入明年度的施政計劃中,包括修訂《勞動關係法》尤其是增加年假產假等勞動基準、完善《聘用外地僱員法》落實本地人優先就業、以至《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以促進本地人晉升發展等,進一步加強僱員的權益保障和發展。

近期,「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表示將試行公共部門保安及清潔服務的本地僱員比例建議指標,四名議員期望當局落實好相關政策,促進本地居民就業。

此外,立法會全體會議昨日還通過一般性討論及表決《黃金及鉑金商品化制度》法案,內容包括建議調升「足金」的純度標準。政府代表還介紹《2024年度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及《2024年度政府帳目審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