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青春一路歌

儘管早有預想,然而當自己再次靠近母校五邑大學時,我的心還是不由自主地顫抖了,近鄉情怯般的滋味瞬間湧上心頭,蕩起一波又一波的漣漪,擴散,共振,久久不息。

門杆升起,熟悉的畫面印刻在車窗,又過電影一樣不斷切換。十幾年前,我曾無數次從這裏走過,或騎車,或步行,看著灰色的校道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矮樓相迎而上。那輛印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贈」紅色大字,編號1058的戰鬥機還停駐在那裏,它穿梭過歲月滄桑,依然威嚴不減。記得當年,學生和進校遊玩的孩子們,總喜歡觸摸這副鋼鐵之軀,如今飛機周邊已圍上一圈紅帶,頗有「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意味。

今年,五邑大學迎來了四十歲生日,而我也離不惑之年愈發接近了,兩鬢的白髮也時刻向我發出對領土的宣示,身體機能也悄然發生變化,與大學時的狀態早已不能相提並論。讀書時,新能源汽車還只在新聞報導中,但此刻我正腳踩電門,經過大一時住過的宿舍、文學院院樓、荷花池、矗立著學校標誌的噴水池,然後駛近南主樓,那個昔日留下大部分課堂的地方。

我們的聚會是由校報記者團發起的,一群團友相約在位於南主樓三樓的記者團室。我放棄電梯,步行而上。爬梯,掉頭,再右轉,這面積不大,卻裝滿團友們歡聲笑語和奮鬥身影的房間,就這樣再次包裹著我。團友們紛紛和我打招呼,大部分已不見多年,卻仿佛告別只在昨日。那一刻,青春湧現,似乎它從來都沒有消失,只是潛藏於身體深處某個角落,靜待時機。我們彼此寒暄,合照,又到附近的玫瑰園宿舍飯堂午餐。此前,還有團友疑惑,沒有飯卡是否能夠點餐。是的,當年我們是先充卡後埋單,而今所有消費都已借助掃碼結算,簡單便捷。餐桌上,我們關心著團友們的生活,有的拖家帶口從深圳趕來,有的成了廣東省人民滿意公務員,有的如願當上律師或講臺上的園丁,也有的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一意孤行……反觀自己,則在跌跌碰碰中徘徊前行,終究在文藝道路上展開了一場生命的救贖。

離飯堂不遠處,一個標著「祝福邑大「1985-2025」等字樣的立體展板,如足球龍門一樣挺立著,背面掛滿了書簽樣式的小卡片,寫著對五邑大學的願景。我們在展板前比心合照,然後告別,留下「下次再見」的約定。

我買了一杯咖啡,在校道上獨自歸去。圖書館旁的孔子像還在注視著一群又一群的莘莘學子;主樓後的那片湖竟變得如此寬敞;一棟棟嶄新的教學樓不知何時建起來了,是否也是華僑捐資……這時,那個背著單肩書包的自己開始出現在眼前,一個,兩個,三個,奔走在每個熟悉的角落。

我的眼睛頃刻酸了。我是多麼懷念那些美好的日子啊!那四年,我學習有足夠努力嗎?有認真考慮過前程嗎?那些曾在指尖劃過卻又未能觸碰的夢,是否已經更加遙不可及?

經過禮堂旁邊,主持人的聲音傳進耳中,他正在介紹下一首歌曲。想必,是為晚上的演出在彩排吧。想當年,我兩次都沒能跨過校園歌手比賽的門檻,如今卻真的投身在音樂事業中,這也許就是冥冥中的命運安排吧,又也許是因為在我的內心,始終藏著那個夢想不曾熄滅的年輕人,才讓我得以一路青春一路歌。

五邑大學,下回見!我們在此約定。

作者:楊肖坤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廣東省作家、音樂家、攝影家協會會員,長年從事文化藝術創作及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