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醫學著作《醫宗必讀》

《醫宗必讀》是一部古代綜合性醫書,明末清初著名醫學家李中梓的著作。李中梓生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卒于清順治十二年(1655),享年六十八歲。字士材,號念莪,又號盡凡居士,江蘇雲間(又名華亭、松江府)南匯人。

李氏自幼喪父,天性聰穎,早年習舉業,十二歲就取得生員(秀才)資格,並獲有聲名。後來因清剛之氣、雋上之才,不合「詩文要歌頌者,人物取軟滑骨」的錄取標準,應考九次而未能中舉,僅兩中副車(副榜貢生)。因早年多病,父母妻兄及兩子被庸醫藥誤而亡,逐轉而業醫。抱著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志向,依靠自學成才。

《醫宗必讀》內頁

李中梓在業醫方面系統學習了前人的經典著作,繼承了後世張元素、李東垣脾胃學說、薛立齋補腎學說、吸取張景嶽擅用的溫補,反對以苦寒為滋陰、重視醫學心理。一方面邊學習邊實踐,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壯年學道,晚歲參禪,頗得真詮。一生治學嚴謹尚實,勤於探索,有所創新。在學術上主張淹通眾家之長,不偏不倚,謹守繩墨,往以變通。學驗俱富,臨證多奇效,成為明清時期著名醫學家。弟子眾多,一傳為沈朗仲,再傳為馬元儀,三傳為尤在涇,流傳極廣,世稱士材學派。從事醫學四十餘年,先後共撰二十餘種,著述屢經兵贅,散佚過半,迄今僅存《醫宗必讀》、《內經知要》、《傷寒括要》、《頤生激論》、《診家正眼》、《病機沙篆》、《本草通玄》、《(鐫補)雷公炮製藥性解》、 《李中梓醫案》九種。

本文僅介紹《醫宗必讀》,《醫宗必讀》卷一為醫論及圖說。醫論共十四篇,以介紹醫學源流、指導學醫門徑為主;圖說部分根據《內經》列述人體骨度部位及臟腑、生理等。卷二為新著四言脈訣、脈法心參及色診三篇,提綱挈領地闡述中醫的脈學、診法。卷三至四本草征要,系選錄《本草綱目》部分藥物的有關內容,旁採諸家學說、參以己見詳予注釋。卷五至十論述以內科雜病為主的33種病證的因證及治療,並附醫案。病機分析以《內經》理論為綱,選方大多切於實用,經驗又極豐富,此書以益後學,在中醫門徑書中卓有影響。

作者:中國貴州 肖連宇 MAB&RP博士名銜 《香港文藝》簽約攝影家 香港文學藝術研究院研究員 教授 獲2025年第四屆國際影藝聯盟 IFIA「典藏.相機」卓越藝術家稱號2024年國家「金絲路」卓越藝術家(民俗非遺)稱號 2021年全球(華人)金牌攝影師法國2019坎城國際攝影節金像獎得主 古玩鑒別專家 中醫藥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