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天地

大女兒開始迷上「歡樂天地」,是最近發生的事情。那天晚上,她跟我提到飯後要到商場去玩遊戲時,我以為是蹦蹦床、小電車、彈珠子那些她曾經喜歡的戶外兒童遊戲。事實證明,我原來還把她停留在小學一年級的印象裏。她要去的,是商場新開張的「歡樂天地」,就是投幣玩電子遊戲,然後可以拿贏來的小票換取禮物的那種室內遊樂綜合體。踏入二年級的她,果然又長大了。

其實,這家「歡樂天地」並不叫「歡樂天地」。如今,這樣的遊樂綜合體已遍佈各種商超,名字也花樣百出,可在我的概念裏,這些通通都是「歡樂天地」,就像人們習慣於把越野車稱為「吉普車」,將有領單衣喚作「POLO衫」一樣。

我網購套餐,走到自助取幣機前掃碼,銀白色的遊戲幣便嘩啦啦地往下掉,清脆的聲音激蕩著遊戲的欲望。二百個幣,不到七十元,比起三十多年前的一元一幣,價格不升反降。大女兒徘徊在各種電子遊戲機前,仿佛一切都充滿了新鮮,瞬間難以抉擇。幾經思索,她走近一臺噴水打僵屍的遊戲機前坐下,讓我給她投入三個硬幣,和身旁的一位小男孩開啟了一場「戰役」。手指按下扳機,水柱從槍口噴出直擊螢幕,成群結隊的僵屍隨之結冰倒下。告別僵屍,她又花了兩個幣,享受了一回騎馬遊戲。

「爸爸,我還想玩。」大女兒顯然還不夠過癮,儘管奶奶已在一旁喊著回家。「再玩一個遊戲就要回去。」我說。這時,我倆來到一個可供四人同時遊玩的海盜主題射擊遊戲機前,發現剛好空著一個位置。我倆二話不說坐下提槍,跟在其餘三人後面進入遊戲。骷髏海盜紛至遝來,我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四支槍都不甘示弱。幾輪激戰後,一條三頭大海龍從海底猛然冒出。只見其面目猙獰,長軀亂舞,一幅BOSS的模樣。我們切換子彈,雷電、火焰和寒冰如魔法般輪番上陣,卻還是敗下陣來。不過,與爸爸一同作戰,大女兒玩得非常舒爽,而對電子遊戲機久違多年的我,似乎也找回了昔日的一些樂趣。

我對「歡樂天地」的最早印象來自香港電視廣告,沒記錯的話是九龍城廣場。小學的某個週末,我在江門車站附近竟偶遇了一家真的就叫「歡樂天地」的室內遊樂場,裏面人山人海,扔彩虹、打地鼠、賽車、射擊等遊戲,仿佛就是從電視裏跑出來的。看著源源不斷的遊戲票如長龍一般從遊戲機裏奔騰而出,看著孩子們你來我往帶走禮物,那顆稚嫩的心,別說有多興奮了。父母早就發現了我按耐不住的衝動,豪灑數十元,讓我沉浸於未曾體驗過的快樂中。如今,已為人父的我,豈會不解孩子的心?

三十多年過去了,許多遊戲還在吸引著下一代甚至我們這一代人,幾乎經久不衰。我想,不管時代如何飛速發展,遊玩始終是人的本性之一,於自己也是如此。否則,當聽見那些遊戲幣「劈裏啪啦」紛紛而下,拿起鐳射槍「啾啾啾」地勇闖龍潭虎穴時,那顆已不再年輕的心,怎會又躁動起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