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倫偉:最低工資未能適時合理調整 冀完善檢討機制

林倫偉
政府提出建議將最低工資由每小時34元調升到35至37澳門元,即月薪7,280至7696澳門元。勞工界議員林倫偉指出,綜合各項指數,應以37元的調整較為合適,確保僱員獲得最基本的工資保障,維持基層的實際購買力,並推動薪酬體系的合理調整。
第5/2020號法律《僱員的最低工資》自2020年11月1日生效,至今五年僅調升一次。根據統計數據,從2020年至今,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持續上升,尤其食品及非酒精飲品類漲幅明顯,基層家庭生活壓力日益沉重。即使2024年將最低工資調至每小時34澳門元、月薪7,072澳門元,其水平仍僅佔2024年收入中位數(約18,000澳門元)的39%,遠低於國際勞工組織建議的50至60%。
林倫偉強調,最低工資調整並非單純的基層政策,更會對整體薪酬結構產生溢出效應,帶動非低薪僱員薪酬隨之合理調升,有助維護勞動市場公平。他指出,澳門經濟已逐步復甦,完全具備條件推動更大幅度調整,讓廣大僱員能共享發展成果。
他同時指出現行檢討機制缺乏彈性。法律原定「兩年一檢」,但實際上2020年至2024年間相隔三年才作出第二次調整,削弱保障效能。政府解釋因統計數據延後而造成檢討延遲,但正好反映制度欠缺時效性。
林倫偉建議,本澳應借鑑香港經驗,優化檢討機制,建立公式化調整模式,綜合「通脹率+中位收入比例+勞動生產率」等指標,形成動態公式,使最低工資具備可預視性與透明度,確保調整與經濟發展同步。
他最後強調,最低工資的設立初衷在於保障僱員最基本生活,防止工資過低。若未能夠調到合理水平,無異於削弱法律原意及僱員的權益。故此,應以更積極和務實的態度檢討和完善制度,才能真正維護廣大職工的尊嚴與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