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沉默的口腔健康風暴

您是否曾刷牙時見血、牙齦紅腫或感覺牙齒鬆動?這些可能是牙周病的無聲警報!作為成年人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患病率超過90%),它不僅是牙齒脫落的頭號殺手,更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

一、什麼是牙周病?

牙周病是牙齒周圍支援組織(牙齦、牙周韌帶、齒槽骨)的慢性細菌感染。它並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牙菌斑(細菌薄膜)長期累積引發的炎症反應,逐漸破壞牙齒的「地基」。

二、誰在破壞您的牙齒地基?——致病機制

1.細菌啟動戰火:口腔內700多種細菌形成「生物膜」(牙菌斑),尤其是厭氧菌釋放毒素。

2.牙齦炎階段:毒素刺激牙齦,引發紅腫、出血(刷牙出血是早期信號!)。

3.牙周炎升級:

-炎症向下蔓延,形成「牙周囊袋」(細菌避難所)。

-身體免疫反應誤傷自身,齒槽骨遭吸收,牙齒開始鬆動。

關鍵事實:中國衛健委統計顯示,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我國90%以上成年人有牙周疾病,且隨年齡增長風險激增。

三、您的牙齒在求救!——症狀自查表

牙齦炎﹕牙齦紅腫、刷牙出血、偶有口臭﹔

輕度牙周炎﹕牙齦萎縮、牙根敏感、牙周囊袋深度4-5mm﹔

中度牙周炎﹕牙齒鬆動、咀嚼無力、明顯口臭、牙縫變大﹔

重度牙周炎﹕牙齒移位或脫落、牙齦化膿、咬合疼痛﹔

隱形殺手:早期可能毫無疼痛!定期牙科檢查是唯一偵測方式。

四、高危人群:您在其中嗎?

•口腔清潔不良者:刷牙馬虎、不用牙線

•吸煙族群:尼古丁使血管收縮,掩蓋出血症狀(患病風險高3-6倍!)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助長細菌,傷口難癒合

•荷爾蒙變化者:孕婦、青春期易患「妊娠期牙齦炎」

•遺傳易感人群:家族病史者需格外警惕

五、牙周病不只傷牙!全身健康拉警報

心臟病風險↑:炎症因數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糖尿病控制難↑:雙向影響,血糖更難穩定

呼吸疾病風險↑:吸入細菌可能引發肺炎

早產/低體重兒風險↑:孕婦需特別防範

類風濕性關節炎關聯:共同炎症路徑。

六、逆轉戰局!專業治療四部曲

1.基礎治療:

-超音波洗牙(清除牙結石)

-牙根整平術(刮除囊袋內細菌毒素)

2.手術介入(中重度):

-翻瓣清創手術

-骨再生手術(補骨粉/再生膜)

3.維護期:

-每3-6個月回診追蹤

-個性化口腔衛生指導。

七、守護牙齒地基!居家防禦黃金守則

刷牙「二二原則」:

✅ 每天至少2次

✅ 每次至少2分鐘

✅ 選用軟毛牙刷+含氟牙膏(貝氏刷牙法)

•  牙線/牙間刷每日必用:清除牙縫菌斑(80%蛀牙牙周病始於牙縫!)

•  抗菌漱口水輔助:氯己定成分可短期控制菌斑(勿長期使用)

•  戒煙行動:立即行動可降低50%惡化風險

•  控糖護血管:穩定血糖、血壓,減少全身炎症

•  定期牙科檢查:每半年洗牙+檢查

護牙黑科技:電動牙刷、沖牙機可輔助清潔,但不能替代刷牙與牙線!

口腔是全身健康的門戶,牙周病如同沉默的地基侵蝕,初期修復代價最小!今日起落實「刷牙+牙線+定期檢查」鐵三角原則,別讓細菌軍團蛀空您的微笑資本。若發現刷牙出血或牙齦腫脹,請立即預約專業牙科醫師——您的牙齒將在未來感謝您!

作者:廣慈醫療中心 廖漢輝 牙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