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照我去戰鬥》:時代的激昂旋律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雄鷹展翅飛,哪怕風雨驟。革命重擔挑肩上,黨的教導記心頭。」每當《紅星照我去戰鬥》那熟悉的旋律響起,仿佛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將我們帶回到那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
1974年,電影《閃閃的紅星》上映,《紅星照我去戰鬥》作為電影插曲,由傅庚辰作曲,鄔大為、魏寶貴作詞。當時,中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需要通過文藝作品來弘揚革命精神,激勵人們繼續為國家的發展而奮鬥。《閃閃的紅星》及其插曲《紅星照我去戰鬥》應運而生,成為了那個時代的經典之作。
歌曲的旋律優美且富有感染力。開頭以悠揚的竹笛引入,仿佛將聽眾帶到了那蜿蜒的江河之上,小小竹排順流而下,兩岸青山如詩如畫般向後退去。這種清新自然的旋律描繪,不僅展現了祖國山河的壯麗,也為歌曲奠定了一種充滿希望和憧憬的基調。隨著旋律的推進,節奏逐漸加快,激昂的部分如同洶湧的波濤,展現出革命者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的精神風貌。尤其是「紅星閃閃亮,照我去戰鬥」這句歌詞的反復吟唱,旋律高亢激昂,如同號角一般,鼓舞著人們為了理想和信念奮勇前行。
「小小竹排江中游」象徵著革命的征程就像這江中的竹排,雖渺小卻堅定地朝著目標前進。「巍巍青山兩岸走」則寓意著革命的力量如青山般堅定不移,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雄鷹展翅飛,哪怕風雨驟」以雄鷹自比,表達了革命者在面對艱難險阻時毫不畏懼的勇氣和決心。而「紅星閃閃亮,照我去戰鬥」中的「紅星」代表著党的光輝和指引,照亮了革命者前行的道路,給予他們無窮的力量和信心。整首歌詞生動地描繪了革命者在党的領導下,為了實現革命理想,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精神。
《紅星照我去戰鬥》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社會意義。從藝術價值來看,它的旋律和歌詞完美結合,既具有民族風格,又富有時代特色,是音樂創作的經典範例。從社會意義方面,它成為了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動力。在戰爭年代,它鼓舞著戰士們英勇殺敵;在和平時期,它激勵著人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努力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但《紅星照我去戰鬥》的旋律依然在中華大地上回蕩。它就像一顆璀璨的紅星,照亮著我們前行的道路,讓我們銘記歷史,不忘初心,繼續為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拼搏。
作者: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粵港澳「和」青年藝術團團長 澳門人文社會科學促進會國際文化藝術委員會主任 王子銘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