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青年中樂團專題沙龍綻放古今文化風華

澳門青年中樂團分別於8月19日及22日舉行2025暑期系列活動之樂器專題沙龍,揚琴、古箏、琵琶、阮及柳琴五大彈撥樂依次登場,不僅展現彈撥樂的獨特魅力,更以古韵新聲貫通古今文化脈絡,為觀眾帶來了兩場動人心弦的中樂文化盛宴。是次系列沙龍透過文化講解、演奏展示、互動體驗等多元形式,讓主講人及參與者共同探索彈撥樂的發展歷史及藝術精髓,為中樂的傳承注入嶄新活力。

活動當日,揚琴沙龍以一曲《天山詩畫》作為前奏。主講人彭鉦芳表示:「選擇《天山詩畫》作為樂曲展示,是因為其以揚琴為載體,將天山壯麗的風光與情懷融入旋律,可讓聽眾直觀感受到揚琴的獨特魅力。這場沙龍是一次美好的音樂分享之旅,更令我更堅定推廣揚琴的決心。」緊隨其後的古箏沙龍中,主講人葉睿琳為觀眾介紹了古箏的特點及指法,並以不同樂曲展示了古箏的豐富表現力,其表示:「作為古箏沙龍主講人,深感榮幸及喜悅,希望透過是次活動,能讓大家更喜歡古箏,更熱愛中樂。」

琵琶沙龍亦別具意涵,主講人梁詠詩以《琵琶行》及敦煌壁畫為引,徐徐道來琵琶的前世今生,更於現場演奏了激昂澎湃的《十面埋伏》及優雅婉約的《雲想花想》,生動演繹了琵琶剛柔並濟的音樂魅力。其表示:「琵琶沙龍以琴弦為筆,文化為墨,更借詩畫之意境,希望能讓參與者在交織的琴聲與詩畫中,感受琵琶音樂的文武風采,並了解其歷史變遷,共同探索琵琶藝術的深厚底蘊。」

此外,阮與柳琴沙龍同樣亮點紛呈,主講人陸禹聃先以一曲《春到沂河》為整場沙龍注入了蓬勃的春日意趣,再以《火把節之夜》為觀眾描繪了彝族載歌載舞的歡快場景。其表示:「十分榮幸能與各位知音分享中阮與柳琴的深邃之美。現場觀眾的專注與共鳴,讓我見證了傳統音樂的感染力,也深刻體會到傳承的意義與價值。期盼未來能持續推動中樂,讓更多人在絲竹聲中獲得感動。」

此次彈撥樂沙龍為系列活動拉開序幕。接下來,8月30日的專場演出暨就職典禮將滙聚各方熱忱共聚一堂。未來,澳門青年中樂團將繼續以樂為媒,透過不同的多元活動,助力推廣中樂文化,推動中樂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