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做好規劃應對極端天氣

澳門昨日發出今年第二次黑色暴雨警告,氣象局表示,這是有記錄以來生效時間最長的一次黑色暴雨警告。根據最大滾動每小時雨量記錄,九澳站錄得每小時110毫米的降雨量,創下有記錄以來第三高的降雨量。在黑色暴雨警告生效期間,多個區域累計降雨量超過100毫米。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短時強降雨、颱風等極端天氣在澳門愈發頻繁。此次破紀錄的黑色暴雨數據表明,現有排水系統和應急機制仍需持續完善。為更好應對極端天氣,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開展研究,儘快全面檢視全澳排水網路的承載能力。
事實上,澳門下水管道系統的運行效能直接影響民生品質、城市安全和環境衛生。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局部地區在暴雨期間出現的水浸問題,反映出當前排水設施面臨容量不足、管網老化和協調不足等挑戰。為此,政府需要全面評估現有系統,並制定分階段改善計劃。
與此同時,在暴雨過後,政府必須迅速行動,深入社區了解實際受災情況。建議建立更完善的「災後社區評估機制」,通過大數據分析和居民回饋,準確掌握每次暴雨的受災熱點,並將這些數據應用於未來的基建改善計劃。唯有通過持續的社區關懷和科學研究,才能真正提升城市的防災韌性。
極端天氣將成為常態,澳門必須採取更系統化的應對策略,才能有效抵禦極端天氣帶來的衝擊。為此,政府應當將治水工作列為跨任期的重點政策,加大財政和技術投入,並定期向社會公開工程進度。同時,居民也應提高防災意識,與政府攜手共建更具韌性的澳門。
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