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和城市的深情對話

7月15日午後,陽光溫柔灑落,澳門玫瑰聖母大教堂神聖而靜謐,一場以「音樂·城市」為主題的第15屆澳門青交音樂節在此激情奏響。著名指揮家梁建楓執棒,香港拔萃女書院管弦樂團與澳門青年交響樂團攜手,為觀眾帶來一場難忘的音樂盛宴。
音樂會在《節日序曲》歡快的旋律中拉開帷幕。激昂的節奏如同一幅澳門節日慶典的熱鬧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街道上張燈結綵,人群熙熙攘攘,舞龍舞獅、煙花綻放,處處洋溢著歡樂與活力,展現出澳門這座城市的熱情與奔放。
隨後,《降E大調薩克管協奏曲 作品109》奏響。薩克管獨特而迷人的音色,仿佛是澳門蜿蜒的海岸線,海風輕拂,帶著一絲慵懶與愜意。時而宛轉悠揚,時而深沉低吟,如同澳門這座城市在歲月長河中沉澱的故事,有繁華的過往,也有寧靜的角落。
《降B大調圓號協奏曲 作品91》中,圓號那醇厚、莊嚴的聲音回蕩在教堂內。它就像澳門古老建築的鐘聲,沉穩而厚重,見證著城市的歷史變遷。每一個音符都仿佛在訴說著澳門的滄桑與堅韌,讓人們感受到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
《升F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 作品14》則如同一首浪漫的詩篇。小提琴靈動的音符在琴弦上跳躍,如同澳門街頭巷尾穿梭的行人,充滿了生機與希望。它描繪出澳門這座城市中人們的夢想與追求,在繁華與喧囂中,依然懷揣著對生活的熱愛。

《羅密歐與茱麗葉》組曲(選段)將現場氣氛推向了高潮。愛情的主題在音樂中被演繹得淋漓盡致,如同澳門這座城市中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碰撞。不同的文化在這裡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產生出絢麗多彩的火花,讓人們感受到澳門的包容與開放。
最後,《北京喜訊到邊塞》的旋律響起。歡快的節奏傳遞著喜悅與振奮,象徵著澳門與祖國緊密相連,共同發展。它讓人們看到澳門在祖國的懷抱中,不斷進步,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在梁建楓指揮的引領下,香港拔萃女書院管弦樂團和澳門青年交響樂團的樂手們配合默契,用精湛的技藝將每一首作品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場音樂會不僅是音樂的盛宴,更是音樂與城市靈魂的交融,讓人們在音符中感受澳門的獨特魅力,也讓澳門這座城市在音樂中煥發出新的光彩。
作者: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粵港澳「和」青年藝術團團長 澳門人文社會科學促進會國際文化藝術委員會主任 王子銘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