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青就業配對會供逾千職缺 畢業生:冀先搵工累積工作經驗

澳門青年就業配對會昨起在綜藝館舉辦
為了協助本澳應屆大學畢業生以及青年盡早投入就業市場,教青年局和勞工局一連3日在綜藝館合辦「澳門青年就業配對會」及「澳門青年職前輔導會」,合共提供超過1,100個空缺職位,期望為青年提供對接不同職位的機會。有首次求職的應屆大學畢業生表示,希望找到與專業對口工作,其次是前台和文員等,以累積工作經驗為主,暫未考慮薪酬要求;也有求職者希望透過配對會找到一份全職工作,目標是社團相關和文職等工作,薪金要求約1.2萬元至1.5萬元。
「澳門青年就業配對會」及「澳門青年職前輔導會」開幕禮昨上午11時在綜藝館舉行,經濟財政司司長戴建業、社會文化司司長柯嵐、勞工局局長陳元童、教青局局長龔志明等出席並主持開幕儀式。

今年兩計劃提供逾千實習名額
龔志明致辭表示,為構建青年「學業、就業、創業、事業」全鏈條支援服務體系,教青局近年把生涯規劃工作前移至初中教育階段,推出「學生生涯規劃藍圖」計劃,並提供眾多實習機會,協助學生於大學期間有機會認識和體驗職場文化和環境。今年進一步優化「澳門大專學生內地實習計劃」,並為完成實習 的學生發放定額津貼5,000元,同時繼續聯同各公共部門和私營機構推出「青年善用餘暇計劃」,以上2個計劃合共提供超過1,000 個實習名額。

此外,教青局聯同勞工局今年即將推出「澳門青年大灣區職業之路資助計劃」向有意到大 灣區工作、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提供每月津貼5,000元,最長 18個月,為有興趣利用大灣區豐富多樣的產業發展個人事業的青年提供更多選擇。
全面推動本地居民就業保障
陳元童表示,政府非常關注本地居民的就業需要,為此最近設立「促進就業協 調工作組」,目的是統籌協調跨部門資源,持續收集勞動市場上的空缺,全面推動本地居民就業保障工作。適逢畢業季已至,政府考慮到畢業生的就業需要,為此勞工事務局與教育及青年發展局首次合辦以大專畢業生及青年為對象的大型配對會,提供與企業即場面試的機會。

是次配對會收集了超過400個工種、1,100多個空缺,涵蓋綜合旅遊休閒、酒店、資訊科技、銀行金融、航空以及社會服務等多個行業。空缺的職位類別亦相當豐富多元,可滿足修讀不同學科的青年的就業需要。他希望求職青年把握是次機會,嘗試對接不同的職位,盡快投入勞動市場。另外,為讓應屆畢業生和青年更加了解市場資訊,及不同行業的發展前景和人才需求,可更好的規劃職業路向,同場舉辦「澳門青年職前輔導會」。
開幕儀式後,由澳門社會保障基金舉辦專場講座,深入講解「雙層式社會保障制度」核心內容,並詳細說明《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的津貼細則,強化對就業保障體系的認識。是次活動不僅提供就業機會,更透過系統化輔導與培訓助力青年順利投入職場,「就業配對會」匯聚逾60間本地企業,提供逾千個職位空缺,涵蓋旅遊休閒、金融、科技、航空等多個行業;並設有「職前輔導會」,串連專題講座路演、生涯及職業規劃諮詢、求職輔助、情緒支援等現場服務;通過強化求職能力、職位匹配對接、就業技能提升、就業輔導支持的輔助服務,為澳門青年構建完善的就業支援體系。

求職者:感覺就業非常困難
應屆澳大工商管理學系畢業生蔡先生表示,自己是首次求職,希望優先尋找和專業對口的工作,例如資料分析或圖片設計等職位,其次是前台和文員等,暫未考慮薪酬要求,因為見到很多工作都要求有相關工作經驗,「都聽到搵工好困難,搵唔到第一份工就會有啲麻煩,所以薪酬呢樣嘢暫時未考慮」,期望盡快累積工作經驗。

今次招聘會,提供工作職位多樣,蔡先生指,有些會不要求工作經驗,主管級別工作則需要相關2至3年工作經驗,他認為這對剛畢業的青年人不太友好。他又說,較早前曾參加過教青局舉辦的「青年善用餘暇計劃」,到政府部門實習,自言算是有1個月的工作經驗,認為比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人有優勢。

另一名求職者戴小姐則希望透過配對會找到一份全職工作,目標是社團相關和文職等工作,薪金要求約1.2萬元至1.5萬元。她表示,以前從事寫字樓文職工作,但自疫情開始失業,一直只能做兼職維持生活,過去也參加過很多次就業配對會,但「見完無下聞」。她謂,每次都抱著希望可以獲得工作的心態參加就業配對會,但有感近年求職非常困難,「唔知佢哋(企業)係咪真係想缺人,定係回應社會所以循例要辦招聘會」,在過去求職經驗中,感覺僱主多偏向聘請剛畢業的「職場新人」,有工作經驗的反而沒太大的優勢,直言就業配對會對她幫助不大。

澳門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蘇芳表示,今次提供約15個職缺,涉及財務分析師、風控專家和管培生等,大多求職者關注職位發展和晉升空間,相信配對會有助招聘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