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切實解決政務「澳門地址」對澳門新街坊造成的困擾(二)

社會民生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 陳溥森
此外,現時澳門社會保障基金對於每位申請者都有在澳門常住183天時間的要求,相信未來的現金分享也會有此類似條件限制,既然當局不接納橫琴住址,但又把在橫琴居住的日期算作是在澳門的時間,「橫琴新街坊」的居民只能每天乘搭區內巴士花費近1小時的時間通過來回過關來證明自己居住在橫琴,這給年紀較大或行動不便的澳門居民帶來極大的不便,遇到惡劣天氣更是苦不堪言。故有市民建議:政府既然在「澳門新街坊」已設立了24小時全天候的政府服務中心,且有保安駐守,完全可通過技術優化處理,讓在「澳門新街坊」生活的澳門居民在政府服務中心每天打卡簽到,省卻每天往返通關報到的麻煩。處理好「澳門新街坊」的「澳門地址」問題,也有利於居住在該項目的澳門選民在今年9月份澳門第8屆立法會投票確定投票站地點,不然的話,他們將會投票無門。
事實上,「澳門新街坊」項目還居住著一些原持外國護照的澳門永久居民,去年7月份中央人民政府為了讓持有外國護照的澳門永久居民能便捷地往來澳門以及中國大陸,更好的融入大灣區的生活,推出了「港澳居民(非中國籍)往來內地通行證」措施,但辦理者在辦理及取得該證件的時候,原來通過外國護照辦理進出內地的簽證就會取消。在簽證被取消後,通行證便成為辦理者唯一合法進入內地的證件,但該證件的使用上仍有很大的阻礙。因在使用的過程中,除在口岸出入境、澳門單牌車辦理、中國12306訂購車票App上、中國銀行等有相關程序有該證件類型的選擇外,其它的在中國境內使用大多數的手機程序上並沒有該證件的選項的選擇,即使是公安部門相關的認證、橫琴政府相關的便民服務程序等等都沒有,以至在購買「澳門新街坊」並入住後的市民依然沒有辦法辦理橫琴的居住證,不能購買內地醫保、除中國銀行外也不能辦理其他銀行戶口等等,造成居住的不便利。而原來持有的外國護照,又因為簽證被取消,沒有出入境的記錄,在國內的手機程序上使用其作為身份的認證,則存在著法律上的問題。況且這些市民剛開始入住「澳門新街坊」的時候,水、電、煤氣、物業管理、網路等等都是使用護照辦理的,現在已沒有辦法變更為(非中國籍的)內地通行證作為登記證件,內中原因,是護照的使用年限到期更換後,護照號碼因此會變更,而通行證的號碼卻不會變更。 去年底,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考察,在同居住在「澳門新街坊」的市民代表親切交談時就強調:「要持續完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打造優質生活環境,為澳門同胞在此生活、就業、創業提供便利」。希望粵澳兩地政府能正視橫琴深合區「澳門地址」不斷加強「澳門新街坊」項目的醫療、民生、教育、交通配套設施建設,著力在法律制度上作出與時俱進的突破改革,為在深合區居住的澳門居民營造無感切換的跨境雙城生活,打造宜居宜業的優質生活圈。(完)
作者:社會民生促進會永遠榮譽會長 陳溥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