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膽囊炎

膽囊炎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外科急腹症,發病率僅次於急性闌尾炎,多發生於中老年人,肥胖女性發病率更高。膽囊炎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類型。既往研究表明90%~95%的膽囊炎由膽結石引起,膽結石一旦在膽管內梗阻,造成膽汁淤積、受壓部位黏膜受損,繼而出現細菌感染,是膽囊炎的主要發病原因。另外5%~10%的膽囊炎患者是非結石性膽囊炎,由細菌、病毒感染或膽鹽、胰酶所致。慢性膽囊炎與急性膽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階段,不同病情進展的膽囊炎症狀有所差異。

那麼膽囊炎可能會有哪些症狀?

出現下列症狀可能是膽囊在向我們發出「求救信號」!

1. 右上腹隱痛:表現為右上腹部陣發性疼痛不適,可向右肩部或後背部放射,油膩飲食後或睡眠時的體位改變時疼痛症狀加劇。

2. 胃腸道症狀:大多數的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炎等僅有輕度的類似消化不良樣的症狀,但隨著病情變化,可出現腹脹、 噁心、嘔吐、噯氣等胃腸道症狀。

3. 皮膚、鞏膜發黃:當膽囊結石進膽總管阻塞膽道,導致膽汁排出不暢,膽紅素進入血液就會引起皮膚、鞏膜變黃。

4. 全身不適:急性膽囊炎病情加劇的時候可出現乏力、不適、寒戰、高熱等全身炎症反應,發生這些情況往往提示病情較重。

那麼如何預防膽囊炎呢?

1. 早餐一定要吃,進食一定要規律。很多人為了趕時間上班就乾脆把早餐給省略了,不吃早餐會造成膽囊內膽汁淤積,日積月累形成膽囊結石。且不規律的飲食會刺激膽囊不規律收縮,引起膽汁代謝紊亂。

2. 以低脂肪、低膽固醇、適量蛋白和高維生素飲食為宜。適量攝入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豐富維生素,避免暴飲暴食和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還要戒煙限酒,有助於降低膽囊炎的發生風險。

3. 控制血脂、血糖和血壓。有高脂血症、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注意結合藥物協助控制血脂、血壓或血糖,有利於減小慢性膽囊炎發病風險。

4. 適量的體育鍛煉。運動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體重,減少膽囊炎的風險。定期鍛煉還可以改善膽囊的功能。

5. 控制體重。肥胖是患上膽囊炎的危險因素之一。通過控制體重,特別是減少腹部脂肪,可以顯著降低患病風險。

親愛的讀者們,謹記要定期檢查。腹部超聲是診斷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最常用、最有價值的檢查方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