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鼓勵生育政策滯後宋碧琪倡設專責部門提升生育

近年來,本澳出生率呈現連續下降的趨勢,今年上半年僅有1,709名新生嬰兒,比去年還少一成。多位議員關注本澳少子化問題,其中,議員宋碧琪批評本澳鼓勵生育政策存在滯後性,她建議特區政府設立專責部門,以透過整體性、規劃性的政策措施去提升生育率,同時建議將托兒服務完全免費,並調整出生津貼及推出育兒津貼,優化公屋政策等,以紓緩家庭經濟壓力,為家庭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立法會昨舉行全體會議,議員林倫偉、黃潔貞、宋碧琪分別就本澳出生率問題作議程前發言。其中,宋碧琪指,不少國家、地區針對近年出生率下降嚴重的問題大力出台支持措施,尤其加強頂層設計設立專責委員會推動跨部門合作,從經濟、教育、醫療、就業、居住等多方面作出針對性的支援,千方百計務求提升出生率。本澳雖然在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方面都有相關的政策措施,但高通脹、高物價的生活壓力有增無減,政府的有關措施沒有適時調整,使本澳的鼓勵生育政策存有滯後性。
她建議特區政府設立專責部門,以透過整體性、規劃性的政策措施去提升生育率,應對老齡化問題。她並建議特區政府研究將托兒服務完全免費,並調整出生津貼及推出育兒津貼,以紓緩家庭因照顧子女而產生的經濟壓力,為家庭提供更全面的支援;以及應進一步優化公屋政策,尤其要針對青年新婚夫婦推出針對性措施,如可研究以子女人數來作為置換多房型公屋單位,以讓家庭安居得到更好滿足。
黃潔貞:透頂層設計制鼓勵生育措施
黃潔貞則認為,本澳應以創造「政、商、民」共同支持鼓勵生育的社會氛圍。新一輪《僱主支付產假報酬的補貼計劃》為期兩年7個月,為便利企業僱主及僱員申請,以及更好促進社會的家庭友善氛圍。未來期望能在計劃到期前,提前開展檢討執行情況,並以恆常性措施為方向,讓未來補貼措施能能順利無逢銜接。

她又建議,政府未來應參考《僱主支付產假報酬的補貼計劃》的做法,採用行政法規的方式提供更多鼓勵性措施。透過政府與企業合理的「成本共擔」,為未來延長有薪產假至90天、提升男士有薪侍產假、育兒假、餵奶鐘及彈性上下班時間等支持生育的相關假期制度提供基礎。她並希望政府積極參考《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內容,加快統籌建立整體與系統性的鼓勵生育機制;並重新審視未來人口政策走向,積極透過相關頂層設計,將鼓勵生育定為未來各司局範疇施政的重要考量。
林倫偉倡調升產假增住房支援
林倫偉則指,現代年輕人在生育前,會深切考慮經濟負擔、照顧培育、女性對職業發展的各種擔憂或因素。為此,他認為,要調升產假及住房支援,包括政府應逐步推動調升產假天數至90天、未來容許1人申請兩房單位,亦可參考鄰近地區的公共房屋申請加分政策,對有新生嬰兒的家庭給予優先「上樓」的做法。
林倫偉又提到,現在年輕人之間出現了「不婚不生,快樂一生」的意識形態,近年社會的生育觀念亦已轉向少生、優生。為此,要增加社會整體氛圍,積極發揮社團組織作用,去營造友好社會環境;並且要做好社會服務,完善育兒輔助配套。社會共同協力做好相應的婚育措施,為新一代的人口發展創造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