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橋難解友誼大橋交通困境

本月1日,備受矚目的第四條澳氹跨海大橋——澳門大橋正式通車,為澳門的交通運輸帶來了新的契機。根據交通事務局的資料,自從澳門大橋開通後,友誼大橋在晚高峰時段的雙向交通量平均減少了約10%,前往氹仔方向的車輛更是減少了約15%。然而,儘管取得了這樣的成效,友誼大橋在上下班高峰期依然面臨著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

很多曾使用澳門大橋的市民反映,從澳門大橋進入A區後,道路較為曲折,加上A區建築工地眾多,路面沙石較多,給行車帶來了一定的不便。尤其是目前A區僅有一個從友誼圓形地進出的出口,在早晚高峰時段,該區域經常出現嚴重的交通堵塞,這無疑對選擇使用澳門大橋的市民產生了負面影響。

據了解,交通事務局已經與博彩企業、兩家巴士公司和旅遊公司等多方進行了協調,希望可以引導更多車輛通過澳門大橋進行分流,以緩解友誼大橋的壓力。然而,由於A區的設計是一個獨立的島嶼,且目前唯一的進出通道就是友誼圓形地出口,這使得該區域成為了交通瓶頸,導致車流受到嚴重影響。雖然當局可以通過優化該出口處的高架橋來緩解部分壓力,但隨著A區樓宇單位的逐漸入住以及學校村的啟用,預計未來該區域的交通壓力將會持續增加。

筆者認為相關部門應當儘快優化A區的道路設計,減少道路的迂回程度,使行車更加順暢;同時,減少友誼橋大馬路的道路施工,確保該路段的交通暢通無阻;此外,還應儘早規劃並建設多個A區的出口點,以應對未來幾年A區人口大量增加所帶來的交通需求。這些措施不僅有助於提升市民的出行體驗,也將為澳門的整體交通管理帶來積極的影響。

牛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