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布達佩斯:漁人堡和馬加什教堂

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最美的多瑙河景色地點無疑是位於著名城堡山上的漁人堡(Fisherman’s Bastion)。這座如同童話般的城堡,不僅與歷代匈牙利王舉行加冕儀式的馬加什教堂(Mátyás-templom)相鄰,還包括茜茜公主等皇室名流曾居住的古王宮,共同構成了城堡山上的三大歷史名勝,是觀賞對岸雄偉國會大廈景觀的最佳地點,吸引著每位到訪布達佩斯的遊客。

漁人堡上可以看到最美的多瑙河景色

漁人堡坐落於舊城「布達」一側,面對是新城「佩斯」,相信大部分去布達佩斯的遊客會選擇在熱鬧的佩斯區住宿。如果去漁人堡觀光,除打車之前,有以下三種方式前往:

一:搭乘城堡山纜車;

二:搭乘bus 16、16A、116;

三:步行。雖然說是山,但其實山也沒有很高,步行上去的時間大約是10~15分鐘。

筆者建議選擇搭乘公車,因為附近有多個公車站,認明「Szentháromság tér」站,下車後可直接抵達漁人堡的平台。

漁人堡平台是免費對外開放,筆者目測絕大部分的旅客亦只是在這平台觀光和打卡。如果平台景觀仍不滿足,可以花1,200福林購買門票攀高二層看更開闊的景色。

漁人堡由一整排堡壘組成

漁人堡由一整排堡壘組成,其外觀融合了哥德式與羅曼風格,形狀類似迪士尼城堡,非常壯觀,是匈牙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傑出建築之一。這裡不僅精美壯觀,也是情侶約會的天堂。有調查顯示,在此發生初吻的人數比例最高。

中世紀時期,漁人堡的位置曾是一個魚市,由漁民負責守衛,因此得名為漁人堡。這座建築物不僅具有歷史意義,也承載著許多浪漫故事,是許多遊客拍照留念的重要地點。

漁人堡建於1895至1902年間,由匈牙利建築師佛里傑斯設計,以紀念匈牙利人在此定居千周年。整座結構分上下兩層:底層迴廊由漂亮拱形門連接,上層則有女兒牆遮護。它共有七座尖塔,象徵著七個馬札爾部落,而馬札爾人則是最早定居於此地的民族。他們以黑頭髮和黃皮膚為特徵,來自亞洲,其命名方式也與歐洲其他民族不同。

聖史蒂芬一世雕像

在漁人堡中央廣場,有一座騎著駿馬的聖史蒂芬一世雕像,他在1,000年正式建立匈牙利國家,是匈牙利第一位國王,也是匈牙利貨幣上的形象。他不僅成功抵禦羅馬帝國入侵,更推廣基督教,因此於1083年被封為聖人。他所戴的皇冠被稱為「聖冠」,成為匈牙利民族象徵,每任國王接受加冕時都會戴上這頂皇冠。

漁人堡廣場左側的是馬加什教堂,這是一座建於1255至1269年的哥德式教堂,其外觀和維也納的聖史蒂芬主教座堂(St. Stephens Cathedral)有幾分相似。入內參觀的門票是2,500福林。教堂內收藏了大量聖人遺物、中世紀石刻、權杖及皇冠等珍貴文物,相當值得參觀。

馬加什教堂哥德式教堂

馬加什教堂由匈牙利國王貝拉四世所建,是布達佩斯的重要象徵之一。最初名為布達聖母教會,但因15世紀時國王馬加什與皇后碧翠絲在此舉行婚禮而改名。在十四世紀末期,奧斯曼土耳其開始入侵匈牙利,在土耳其佔領期間,此教堂改為清真寺。然而,在1456年,大公胡尼奧迪亞諾什率軍在白城擊敗土耳其軍隊,此戰役讓當時訪問匈牙利的教皇卡利克斯圖驚喜不已,他宣布全歐洲天主教堂中午12點響鐘慶祝勝利,此傳統延續至今。隨後布達城光復,再次恢復為天主教堂,而胡尼奧迪之子馬加什繼承王位後對教堂進行擴建,使其經過1847至1896年的修繕固定下來,目前外觀保持了原來的新哥德式風格,但融合了匈牙利民俗、新藝術風格及土耳其設計元素,如白色尖塔和彩色屋頂,以及貼滿馬賽克磁磚的貝拉高塔。

這座教堂不僅是歷代匈牙利王加冕儀式場所,也被稱為「加冕教堂」。雖然如今已經採用了共和制,再沒有國王,但該教堂仍然是當地居民舉行婚禮的重要場所,每到星期六,都能見證一場又一場浪漫婚禮在此舉行,使得這裡充滿了愛與祝福。在遊覽完美麗景點之後,不妨靜下心來感受一下這些歷史悠久且富有文化底蘊之地帶給人的震撼與感動。

攝影/撰文:閒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