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浩輝自言是「老澳門人」對澳門有充分了解

從事司法工作多年的岑浩輝,外界質疑他不熟悉澳門社會環境,亦不具公共行政經驗等。岑浩輝回應時強調,自己在澳門生活工作40年,三代都在澳門,自言是一位「老澳門人」,他對澳門有充分的了解,並不遜色於許多知名人士。中小企在疫後發展遇到的困難,大家有目共睹,他不迴避,出現問題就要解決。

岑浩輝形容,他在司法機關工作近40年,包括擔任終審法院院長近25年,社會各界對他的認識及了解可能不多「好正常」。他與司法官員均認為,澳門地方細,人際關係密切,社會對司法官員尤其法官的認識及接觸較少,恰好證明澳門的司法環境、司法獨立和法治環境是好的。這樣的環境有助於確保司法獨立,讓法官能夠在沒有外界干擾和壓力下作出公正裁決。

對澳門有深入認識和了解

岑浩輝指,儘管他在社會上拋頭露面不多,但在澳門生活工作了近40年,包括在澳門成家,子女和孫輩都在澳門出生和成長,相信很多澳門人都會認同他是一個「老澳門人」。他說,走過澳門的山山水水、橫街窄巷,無論街市還是超市都去過,對澳門有充分的了解,並不遜色於許多知名人士。

對於行政管理工作經驗,岑浩輝提到,澳門回歸後,司法制度最大的改革,就是把原由政府負責的行政管理的工作交由法院自行負責。他成立了終審法院院長辦公室,現時的司法系統由法官、司法文員和行政財政三部分組成,各有不同的入職要求和管理方式,就像一個綜合性的小政府。司法文員主要協助法官處理案件,而行政財政人員則負責預算、採購及人員薪酬等,完全適用公職人員制度。坦言在這三部分都學到好多,相信有助未來的管理。

岑浩輝並回憶自己80年代初移居澳門,學習葡文並成為法官的經歷,以及1999年澳門回歸後擔任終審法院院長至今的歷程。他強調自己對澳門有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並在澳門生活及工作了幾十年。

將深入社區研中小企經營模式

疫後經濟復甦,旅客量上升,但民生區客流量依然不足,有傳媒問及他未來如何協助中小企度過發展難關?岑浩輝表示,中小企在疫後發展遇到的困難,大家有目共睹,他不迴避,出現問題就要解決。

他提到,國家已對澳門開放了59個自由行城市,中小企尤其民生區的中小企,仍然面臨經營困難,認為是由各方面原因綜合產生的結果。一、澳門背靠祖國,吸引了大量的內地遊客,但疫情之後,訪澳遊客的消費階層、觀念、模式都發生了變化。他們尋找的消費店舖和目標店舖也隨之改變。二、疫情三年來,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便利條件不斷優化,跨境融通變得更加方便。大灣區城市發展水平和服務素質的提升,導致澳門居民「北上」消費。三、國際環境的變化,如美國利率提升等,增加了港澳居民赴內地消費的吸引力。

他表示,未來團隊將深入社區和工商界,特別是中小企業,共同研究和探索如何改變經營模式和理念,創新經營方式和方法。他謂:「我們無法改變社會大趨勢,但可以順勢而為,發展和提高自身競爭力。」

博彩業野蠻擴張不利澳發展

岑浩輝競選宣言提出將致力於促進多元發展,被問到對本澳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看法時表示,他表示,自己在澳門居住40年,回想當時澳門只有17平方公里,多年來旅遊博彩業一業獨大,舉足輕重。2002年博彩業開放,旅遊博彩業急速發展,但當中出現發展失序、野蠻擴張,不但擠佔了社會的資源,更影響了年輕人擇業的方向,博彩業一業獨大對澳門長遠發展不利。

他提到,數年前夏寶龍主任來澳時已表明經濟多元是澳門的必答題,不是選擇題,無論多困難和辛苦都要做,只是去嘗試、去闖,就會有希望,否則就會失去社會發展的動力,經濟多元必須向前行,無退路。

岑浩輝稱,本澳要利用「一國兩制」以及「三個一」平台的優勢,聯通葡語系國家,推廣經貿合作,加上東南亞國家地區共10億人口市場,推進本澳經濟發展。他並強調祖國14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很重要,本澳要加強商務、旅遊、文化、會展等多方面與內地的聯繫。同時要精準對準,以創新精神和思維,推進與橫琴深合區發展。岑浩輝相信只要澳門齊心協力,依靠國家,必可循序漸進發展經濟適度多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