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外僱法律及政策

廉署早前接獲居民舉報,揭發兩宗綜合旅遊休閒企業主管索賄案,安排不符合要求的內地居民入職,有立法議員以此為例提出書面質詢,詢問政府在主動介入、投訴和監管機制方面會否加強措施,減少職場不平等現象,並促請政府加強對外僱招聘及續任過程的監管,確保本地居民的就業權益及晉升空間不受損害。

根據勞工事務局數據資料顯示,直至到2024年5月為止,外地僱員總人數為180,777人。無可否認,澳門地方小,人口也不算多,在推動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當中,確實需要外僱支持,否則難以支撐現時的經濟規模。但是,支撐經濟發展不能成為影響本地人就業的主要理由。

事實上,社會上不時有聲音認為,在工作過程當中,外僱與本地員工之間存在不公平競爭的情況,導致本地人難以晉升,甚至可能出現被刻意排擠的情況。面對相關問題,政府有關部門有必要進一步深入調查,杜絕上述現象的發生,否則一旦成為社會風氣,將會讓本地僱員永遠處於弱勢,難以向上流動。

與此同時,《聘用外地僱員法》包含了多個原則,當中包括優先、可持續等,相關原則大概含義就是確保本地僱員優先就業,以及外僱作為本地僱員的補充。寫在法律上的原則,必須要獲得遵守,否則就是違法,澳門作為法治社會,不應該也不能出現這樣的違法行為現象。

當然,無論是本地僱員還是外僱,都是澳門經濟發展的貢獻者,應該不分彼此,不應將本地僱員和外地僱員推向對立面。為此,未來如何能夠進一步完善外僱政策,完善聘用外僱的法律法規,值得政府思考。

寧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