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君冀政府牽頭博企商會合作 共推消費優惠引旅客入社區達雙贏

訪澳旅客量回升但旺丁不量財

疫後澳門經濟復甦,但旅客消費模式改變,加上居民北上消費成趨勢,令民生區中小企叫苦連天,各區「吉鋪」隨處可見,儘管政府多部門努力推動社區經濟,但短時內未見起色。中區南區工商聯會會長李卓君直言,因應消費模式改變,「酒香不怕巷深」的觀念已過時,中小企除了做好自己產品和服務外,更要善用新媒體做線上宣傳,迎合消費者新消費模式方能覓生機。他並希望政府牽頭,促成博企和商會、商戶合作,把博企非博彩元素活動、消費優惠帶入社區,達至雙贏。

為回應社會訴求,政府今年致力促進社區經濟。例如政府聯同澳門中華總商會、澳門北區工商聯會,於3月18日至8月4日期間合辦「周末北區消費大奬賞」促消費活動,同時以科技賦能社區商戶數字化轉型,提升服務質量,拓客引流促消費。

旅遊局則於今年3月起推出「酷玩澳門」項目,先後於北區多個地點設置「打卡點」,提升社區形象,引客進入社區。暑假旅遊旺季檔期,「酷玩澳門」項目第二階段延伸社區旅遊效應,大型「麥麥」裝置上周五(12日)現身議事亭前地利斯大廈建築物上,「酷玩澳門市集」亦於同日揭幕,活動匯聚商戶,一同打造文創產品、手工藝品和輕食的攤位市集。旅遊局期望通過更多創新手段,打造澳門不同社區的旅遊路線,發揮「旅遊+」跨界融合的聯動效應,為社區吸引更多客源,推動社區經濟發展。

新質生產力結合傳統行業帶動社區經濟

對於措施成效,李卓君表示,看到政府部門都關心澳門的中小微企,用心做好推動社區經濟。就如今次「酷玩澳門市集」的設立便是利用「新質生產力」配合傳統行業,從而帶動社區經濟。他直言:「政府已經做咗嘢,無論是商會、個人企業主,都要迎合新消費模式才能生存。大家都要自我提升,唔係靠政府出力就算數,商戶要不斷提升服務和產品,方能適應市場和潮流。」如果商戶不能迎合消費者新消費模式,就會被市場淘汰。

李卓君

訪澳旅客量回升,每逢周六日旅遊區人山人海,但商戶反映「旺丁不旺財」,旅遊區都有「吉鋪」,商場更門可羅雀。李卓君表示,互聯絡資訊發達,旅客來澳前都會做定「攻略」,「格好價」,商戶是「無得隱瞞、無得暴利」,現時消費者追求「性價比高」的消費。因應消費群體消費模式改變,無論是民生區還是旅遊區,也有成功和不成功的商鋪,倘商戶不提升產品的認受性,基本上就沒有條件生存。「酒香不怕巷深」的觀念已過時,「好嘢好東西」都要有人認識和懂得包裝,令酒香飄出巷外,「話到畀人知」。商戶除了做好自己產品和服務外,更要善用新媒體宣傳介紹,迎合消費群體喜好方式做推廣。

賭場調整小食派送後中小企生意即增

面對中場消費群體的競爭環境改變,各大博企在疫情後於賭場區域增加免費餐飲區,向客人提供高質素的免費小食,以此提高賭場人流,各大博企在6月12日起調整旗下賭場的免費餐飲派送優惠,部分小食須出示會員卡才可免費索取,令賭場人流大減。博企調整免費餐飲派送政策後,中小企生意有否明顯改善?

旅遊區商場人流冷清

李卓君透露,隨著博企調整免費餐飲措施,收到旅遊區做小食、餐飲的商戶反映,近期生意明顯有增長,可謂「即時見效」,反映博企向旅客推出的免費優惠足以令社區經濟產生矛盾。他建議政府牽頭,推動博企和商會、商戶合作,把博企的非博彩元素活動入社區,從而令社區商戶有機會參與活動同時,也能自我提升產品。他又舉例指,倘旅客在社區消費,便可獲博企酒店房間優惠或娛樂設施優惠,博企更可協助印刷、派發社區消費小冊子,吸引旅客入社區,令博企、商戶互惠互利,彼此得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