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嘉年華帶動二次消費逾16.5億 商戶期望電子平台降低手續費

出席閉幕及抽奬儀式嘉賓及贊助、支持單位代表合照
為期4個月的「全城消費嘉年華」結束,主辦單位昨日舉行閉幕禮及終極大抽獎。是此活動超過23,000間商戶參與,發放電子優惠券總額1億元,帶動二次消費額逾16.5億元。經科局局長戴建業表示,活動有效刺激居民的消費意慾,帶動本地消費氛圍,加強各行各業持續經營的信心,透過電子優惠券的派發和使用,加快促進社區消費循環,助力經濟復甦。有電子支付平台近期開始向商戶徵收手續費,有商戶認為手續費對商家來說「有負擔,若可降低會更好」。
由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與澳門中華總商會合辦的「2022年全城消費嘉年華」閉幕式及終極大抽獎,現場抽出78名得獎者。據主辦方介紹,超過23,000間商戶參加了這次活動,發放電子優惠券總額1億元,帶動二次消費額逾16.5億元。經過4個多月的活動,累計逾2,100萬筆交易符合資格參加終極大抽獎。得獎名單將於3月16日上載至活動專頁(bit.ly/3IXXlUN)以及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網頁。
戴建業致辭時表示,「2022年全城消費嘉年華」有效刺激居民的消費意慾,帶動本地消費氛圍,加強各行各業持續經營的信心,透過電子優惠券的派發和使用,加快促進社區消費循環,助力經濟加快復甦。
他又指,特區政府將持續為中小企業提供適切的支援,創設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善用科技實現經營和管理創新,以創新開放的思維尋求突破,把握復甦機遇。他相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推進,以及中央支持澳門發展各項政策的逐步落地,將進一步激發澳門經濟新活力,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展望未來,期望澳門工商界能夠繼續支持和配合特區政府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把握經濟復甦機遇,積極參與大灣區和深合區建設,共同助力「1+4」適度多元發展,繼續為澳門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中總理事長馬志毅表示,商戶反映,近數月、尤其旺區,消費氣氛非常好,活動符合預期成效,甚至成效超出預期。另外,中總將於4至6月期間,與3個地區的工商聯合辦推動社區經濟發展活動,將設文藝創作市集,參與對象將擴大至商戶,增加商戶的參與感,同時計劃旅客也可參加,希望持續地帶動整體消費氣氛,以助力經濟加快復甦。

馬志毅又表示,過去一年,是抗擊新冠疫情的3年,最為艱辛的一年,經濟環境不景氣,居民收入減少,消費信心疲弱,各行業經營十分困難。面對艱難時刻,中總始終不忘初心,以服務工商界、推動經濟發展為己任。一方面,中總主動聆聽各行業商會在疫下經營的困難和訴求,適時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另一方面,積極配合和支持政府推出多輪有關紓緩廣大居民和工商界的經援措施,聯同本澳社會各界一齊共克時艱作出努力,一起努力走過困難的時候。
商戶期望電子支付機構下調手續費
參加該活動的商戶代表劉小姐表示,活動有效提升市民及整體消費氣氛,她所經營的美容美妝產品店,在活動期間生意有一成增長。亦有商戶反映,有電子支付平台近期開始向商戶徵收手續費,劉小姐表示,相關費用約為1.2%,認為手續費對商家來說「有負擔,若可降低會更好」。問到理想收費區間,她指,低於1%是可接受範圍內。由於電子消費是現時主流的支付方式,若支付平台仍要向商戶收取手續費,她亦不會考慮停用。
就電子支付平台近期開始向商戶徵收手續費問題,馬志毅表示,會收集商戶意見,向經科局及電子支付機構反映。他認為,電子支付帶來生活方便,但「冇免費午餐,有償服務需要提升,低成本運作難以令之提升」。若以非常低的價錢來運作,對系統維護、提升未必是好事,因為相關方面需要一定成本。

他又認為,由於以往本澳電子支付的使用量低,手續費偏貴,隨著近年使用量增加,有條件降低手續費,並認為,目前收費水平屬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