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披星戴月的人
陽光透過玻璃窗,折射後散落在我的身上,肆意而輕柔。這仿佛是一種光合作用,多日前埋在思緒裏的種子紛紛開始躁動,接著爭相撐破泥土,冒出一根根活潑的綠芽。這群綠色的小精靈隨心所欲地扭動著,然後化作文字與旋律,在我的腦海裏追逐奔跑。我聚精會神,幾個意象逐漸清晰。四季,腳步,雙手,風,碩果……我隨即捕捉,凝練成句。「溫柔的風,不只在春天,也在每個腳步匆匆的瞬間。累累碩果,不只在深秋,也在每一雙辛勞的手。」旋律與歌詞,習慣性地同步閃現,寫給勞動者的歌曲《披星戴月》,漸露雛形。我記得,那是一個週末的上午,天藍如海,浮雲似舟。
這場記憶回溯,源於一次刊登。今年11月,我收到從北京寄來的月刊《歌曲》,當中收錄了《披星戴月》。《歌曲》是由中國文聯主管、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國家級專業音樂期刊,歌曲在此刊登,意味著音樂作品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豈不幸哉?
此刻,回憶繼續轉動,定格在2024年4月29日晚上。「五·一」國際勞動節腳步漸近之際,《披星戴月》迎來正式首演。我站在新會人民會堂的舞臺上,背後是為這首歌而攝製的MV。對於這個舞臺我早不陌生,作為演出歌手獨自一人站在這廣闊地板上,卻是從未有過的體驗。緊張而興奮的狀態,從傍晚彩排延續到晚上。待前奏響起,我持麥步向舞臺中央,燈光從四面八方聚集,我看見台下此起彼伏的鏡頭。丹田經已就緒,氣息在體內平緩流動,帶著歌詞與旋律,將勞動者的故事自我唇齒之間娓娓道來。歌聲在麥克風和音響的加持下,頃刻覆蓋全場。唯一的間奏出現在最後高潮之前。我沒有讓其留白,而是採取話語,向勞動者們致意,也讓這份感情自然而然地延伸到最後高潮。「和煦的風,吹醒了明天,送來披星戴月的人純真的笑臉。」最後一個音落下,我鞠躬致謝,耳邊回蕩著鼓舞的掌聲。
12月5日,2024年「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南粵好線民」總結展示活動在佛山揭開帷幕。藍毯長道上,獲獎作品分列左右。《披星戴月》榮幸上榜,MV在活動大廳裏,與其他幾首歌曲一起反復播放。立於臺上,我接過了「網路正能量歌曲十佳作品」證書,那是來自廣東省委網信辦和省總工會的肯定。
今年5月11日,我把《披星戴月》帶到新華社主辦的莫幹山草坪音樂節,在月明星稀之下,再次以歌聲向勞動者們致敬。與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民族的音樂人同台演出,《披星戴月》沒有「炸裂」的氣勢,卻流露著屬於南方的溫婉,在當晚一眾熱烈的歌曲中,呈現出不一樣的姿態。於是,帥氣的男主持在介紹我上臺時,將我稱為「暖男歌手」。
有位元前輩說,音樂作品誕生後,就擁有了自己的命運。從這個角度來看,自創作到演出,從省級獲獎到國家級刊登,《披星戴月》走過了它勇敢的路,展現了自己在命運中的蓬勃生機,正如它所刻畫的勞動者一樣,「披星戴月的人讓我們淚流,就像燈火照亮夜晚每個路口。」
我謹以此歌,向披星戴月的人,致敬。
作者:楊肖坤,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長年從事文學、音樂和攝影等文化文藝創作及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