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11月IGP-M通膨率上升至0.27%

巴西經濟研究所(FGV IBRE)於11月27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月巴西綜合物價指數-市場(IGP-M)通膨率上升至0.27%,扭轉了10月份下跌0.36%的局面。儘管如此,該指數在過去12個月內仍累計下跌0.11%,反映出整體物價水平的下降趨勢。

生產者物價指數(IPA)在11月份也出現了類似的增長,上升了0.27%,與10月份的-0.59%相比,實現了顯著的反彈。從不同的生產階段來看,最終產品價格上漲了0.12%,但仍低於10月份0.39%的漲幅。不包括食品和燃料的最終產品價格上漲了0.58%,高於10月份的0.25%。中間產品價格上漲了0.46%,扭轉了上個月下跌0.35%的趨勢。不包括燃料和潤滑油的中間產品價格上漲了0.60%,而10月份則下跌了0.39%。原材料價格上漲了0.25%,而10月份則下跌了1.41%。

消費者物價指數(IPC)在11月份加速上漲,達到0.25%,高於10月份的0.16%。在構成該指數的八個支出類別中,有三個類別的變動率有所上升:健康和個人護理(從0.08%升至0.67%)、教育、閱讀和娛樂(從0.50%升至1.17%)以及雜項支出(從0.20%升至0.46%)。另一方面,服裝(從0.58%降至-0.23%)、住房(從0.04%降至-0.07%)、通訊(從0.20%降至0.11%)、交通(從0.23%降至0.16%)以及食品(從0.05%降至0.00%)等類別的漲幅均有所下降。

國家建築成本指數(INCC)在11月份也上漲了0.28%,高於上個月的0.21%。在構成INCC的三個組成部分中,材料和設備的漲幅從0.29%加速至0.36%;服務的變動率從0.08%轉為-0.01%;勞動力的漲幅從0.13%升至0.22%。

FGV IBRE經濟學家Matheus Dias表示:「儘管IGP-M月度通膨率有所上升,但值得注意的是,12個月內的利率已回到負值區域,這是自2024年5月以來從未出現過的現象。這一結果與IPA在2025年全年的表現密切相關。儘管IPA在11月份有所緩和,一些農產品價格上漲,但這並不是今年以來的普遍趨勢。在2025年的大部分時間裡,工業和農產品的價格都出現了顯著的下降。在過去的幾個月裡,IPA出現了負增長,導致自5月份以來出現了更明顯的減速:當時,12個月的利率從5月份的7.68%降至6月份的4.02%,最終達到目前的-2.06%。如果不是消費者價格和建築成本的補償,IGP-M在12個月內的降幅可能會更大。」

本報外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