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正確的打開方式
剛踏入10月就獲悉塞爾維亞下雪了,筆者聯想到半個月前才離開的塞爾維亞,還是秋意微涼,白人們還是短衣短褲,一眨眼功夫,季節變換,由五顏六色變成黑白色。作為東歐巴爾幹的一員,很多人覺得這個國家無聊不好玩,可能是打開方式不對,這個國家「自由,散漫」,鬆弛感滿滿,千萬不要打卡,隨心所欲「躺平式」遊走就對了。
塞爾維亞共和國,簡稱塞爾維亞,是位於巴爾幹半島中北部的歐洲內陸國家,國土面積8.85萬平方公里(含科索沃地區1.09萬平方公里),人口841萬(含科索沃地區177萬),官方語言為塞爾維亞語,主要宗教是東正教,首都為貝爾格勒。

9世紀起,移居巴爾幹半島的部分斯拉夫人開始建立塞爾維亞等國家。19世紀初,塞爾維亞通過革命成立民族國家。一戰後加入南斯拉夫王國,二戰後成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一部分。南斯拉夫解體後,塞爾維亞與黑山組成邦聯式國家,2006年黑山脫離,塞爾維亞恢復獨立。
塞爾維亞為議會共和制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塞爾維亞分為兩個省,30個州,194個區。
塞爾維亞是中高收入的新興市場經濟體,農業是傳統優勢產業,汽車工業歷史悠久,資訊通信技術產業發展迅速。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603.7億歐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8,917歐元。
由於歷史上曾被多個帝國統治,塞爾維亞文化呈現多樣性,塞爾維亞有許多值得一去的景點,以下是一些推薦:

•卡萊梅格丹城堡:位於貝爾格勒多瑙河與薩瓦河交匯處,是貝爾格勒的靈魂地標。城堡見證過115次戰爭,歷經多個時代更迭,可在此欣賞兩河交匯的美景,感受歷史的滄桑。
•聖沙華大教堂:位於貝爾格勒,是巴爾幹半島上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世界第二大東正教教堂。其白色大理石外牆搭配金色圓頂,內部裝飾金碧輝煌,壁畫美輪美奐。

•彼德羅瓦拉丁要塞:位於諾維薩德,又被稱為「多瑙河上的直布羅陀」。要塞修建在多瑙河河畔的小山上,地勢險要,其鐘樓指標是顛倒設計,傍晚時分的景色尤為美麗,7月還會舉辦EXIT音樂節。
•自由廣場:諾維薩德老城區的心臟地帶,周圍建築風格多樣,色彩斑斕,充滿東歐浪漫風情。廣場上有街頭藝人表演,旁邊還有聖瑪利亞教堂、市政廳等巴羅克風格建築。

•木頭城:位於烏日策,是導演庫斯圖裡卡為電影《生命是奇跡》建造的純木質村落,村裡的小木屋、教堂、圖書館等都是用木頭搭建而成,色彩豐富,充滿童話氛圍。

•Sargan8窄軌火車:在茲拉蒂博爾,火車軌道形狀像數位「8」,乘坐火車沿著蜿蜒山路前行,可欣賞層巒疊嶂的山脈、茂密的森林和清澈的溪流等美景。

•米哈伊洛大公街:是貝爾格勒最有價值的標誌之一,街道兩旁是19世紀的複古建築,有各色店鋪、咖啡館、舊畫廊、舊書店、古董店等,還有許多街頭藝術家在此表演,藝術文化氛圍濃厚。聽我的,天氣好的時候要停下來坐在街上咖啡店點上一份簡餐和一杯咖啡,看看街景,行人,偷得浮生半日閑。
•尼古拉·特斯拉博物館:是為紀念塞爾維亞裔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而建,館內收藏了大量與特斯拉相關的物品,包括他的發明、手稿、照片等,能讓人們深入瞭解特斯拉的生平與成就。

•澤蒙:是貝爾格勒的一個歐洲小鎮,有許多歷史建築。小鎮的加爾多什地區有一座千年塔,登上塔頂可俯瞰澤蒙和多瑙河的全景。
*個人私藏清單-愛歷史的你不容錯過:
(1)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遺址:那段抹不去的恥辱歷史,值得每個前去貝爾格勒的中國人前去弔唁,並瞭解這段歷史,落後就要挨打。這裡提醒我們:哪怕戰爭早已停息,和平仍然需要被守護,唯有可靠的是自己的獨立強大。

(2)鐵托的花房:它是鐵托的墓地,位於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城南的德迪涅山上。鐵托生前酷愛養花,閒暇時常在總統官邸的花房養花種草。1980年鐵托病逝後,遵照他生前一切從簡、與花叢為伴的願望,人們將這個花房改建為他的長眠之地。花房四周和穹頂都是用玻璃製成,內部有鐵托的白色大理石棺槨,旁邊還有博物館,陳列著鐵托曾經穿過的軍服、用過的物品以及各國贈送的精美禮品等。鐵托之於前南斯拉夫等於毛主席之於新中國,這個毛主席稱為「半個他」鐵托,喚醒我們那段塵封的歷史記憶。
塞爾維亞最佳旅遊季節為春(4-6月),秋(9-10月),來這裡旅行,不只是去看風景,而是看人們怎樣面對歷史–他們不掩飾傷口,而是用紀念讓它化成警醒,也許這是「和平」最真實的樣子。
攝影/撰文:M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