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2019經屋家團已辦理上樓 房屋:21及23年經屋售價會下調
逾千個2019年經屋家團已辦理上樓手續
房屋局已於今年3月起陸續安排2019年經屋申請合資格家團選擇單位,申請人可購買包括新城A區的東城大廈(B4地段)、東創大廈(B9地段)及東啟大廈(B10地段),合共3,017個經濟房屋單位,房屋局局長任利凌表示,至今已有超過2,000個家團已選擇單位,並有近1,000個家團辦理上樓手續。當局將繼續跟進新城A區經屋的上樓工作,因應今年10月行政長官批示調整批地溢價金的計算基數,為此2021年及2023年經屋售價會下調。
土地工務局局長黎永亮、房屋局局長任利凌、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昨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探討土地臨時使用、經屋法和再生水工作。

任利凌表示,2025年房屋局公布了2023年經屋申請確定排序名單,隨著新城A區東城、東創和東啟大廈建成,房屋局由今年3月起分批通知2019年經屋申請合資格家團選擇單位,至今已有超過2,000個2019年經屋申請的合資格家團選擇單位,並由9月起按序安排申請家團辦理上樓手續,至今已有近1,000個家團辦理上樓手續。今年5月房屋局開展新城A區首批公共房屋商鋪招租工作,成功出租東創和東啟大廈商鋪,用途包括有飲食店、超市、藥房等,目前承租商戶正跟進裝修設計和辦理相關營業准照等手續,爭取盡快營業。
未來擬研電子化揀樓通知
任利凌說,房屋局將繼續跟進新城A區經屋的上樓工作,同時依法訂定2021年及2023年經屋售價,上述兩期經屋申請將會按新《經屋法》規定,單位價格尤其須考慮批地溢價金、建築成本和行政成本。今年10月行政長官批示調整批地溢價金的計算基數,經過初步評估分析,今次溢價金調整,2021年及2023年經屋售價會因應下調,將更加符合現時經屋申請家庭的承擔能力。
有經屋申請者表示擔心收不到揀樓通知信,錯過揀樓機會,建議當局增加「一戶通」通知和查詢。任利凌回應稱,因涉及樓宇買賣,一般以掛號信通知,若市民收不到通知亦會依法以公示通知,及後會研究考慮電子化通知方式。
房屋局今年收14宗經屋舉報
2019年經屋申請是按舊《經屋法》規定,2021年及2023年的經屋申請是按新《經屋法》規定,兩者均強調經屋必須要自住用途,房屋局會依法進行監管,確保公共資源的合理運用。他又透露指,今年至今收到14宗經屋舉報個案,其中涉及單位出租及用作商業用途,部份已作出處罰。
另外有市民希望加大經屋單位面積,任利凌直言,經屋面積已考慮照顧家庭需要,若增加面積或涉及修法。
政府持續審視可作臨時利用土地
對於有市民批評政府閒置地「多到養草」,現時各區泊車位不足,特別是重型旅遊巴,希望當局善用閒置土地增泊車位和休憩區,亦有市民關注南灣湖城市陽台建設進展。
黎永亮表示,土地工務局配合特區政府建設宜居城市的施政目標,根據《土地法》和《城規法》等法律法規妥善跟進和管理特區的土地資源,對現有的土地儲備,當局繼續按《城規法》和《總體規劃》的規定,結合地區現況和社會發展實際需求進行規劃和利用,同時透過土地資訊網等不同途徑讓社會知悉。政府近年來陸續收回一些土地,部分已用作興建長期性的公共設施,部分則用作綠化休憩空間或兒童遊樂場,另外位於路氹區大約9.4萬平方米土地已用作臨時戶外表演區。
黎永亮稱,特區政府重視社會對妥善利用土地儲備訴求,新一屆政府上任以來,積極尋找可作臨時用途的土地儲備,包括已落實用作自由波地的新城A區B13地段、南灣湖C8地段、氹仔BT7地段三幅土地合共2.4萬平方米;車輛停泊用地則有路環原飛鷹培訓基地,以及原台山嘉翠麗大廈第二座;南灣湖A9和相鄰地段已落實建設城市陽台及環保加Fun站的用地,相信一定程度可回應社會訴求。他稱,政府會持續審視可作臨時利用的土地儲備,包括物色舊區土地,用作社區設施及增加活動空間等,優化居民的生活環境,歡迎居民提出建議,當局會作綜合性考量。

有市民希望政府盡快收回氹仔北附近非法霸地,解決衍生的衛生問題。黎永亮解釋指,當局接到市民反映,已聯同衛生及市政部門,對土地內不理想的情況開展行動。他又稱,氹仔北有多不同性質土地,法律情況較複雜,部分亦涉及法律訴訟,當局已開立不同卷宗跟進非法佔用國有土地,會按政府用地需要,按部就班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