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 全方位感受「設計之都」魅力

「2025世界華文媒體社長總編輯深圳行」活動圓滿落幕。來自世界五大洲30餘家華文媒體的社長、總編輯,在深圳展開了為期三天的考察之旅,深度體驗2025深圳設計周的精彩,全方位領略深圳在設計創新領域的卓越成就。此次考察活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香港商報承辦。

周四,華文媒體的高層媒體團出席了「2025深圳設計周」的開幕禮。活動在有「深圳之眼」之稱的深圳崗廈北樞紐盛大啟幕。本屆設計周自10月29日持續至11月7日,為期10天,採取「政府品牌所有、授權承辦運營」的模式,由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深圳市文化創意與設計聯合會主辦。

設計周以「一展一獎一旬一城」為主線,整合全域、全年、全行業設計資源,並與深圳灣文化廣場開館形成聯動,共同營造全城設計盛事的濃厚氛圍。媒體團在開幕禮上,深刻感受到深圳對設計產業的重視與投入,以及設計周作為城市文化名片的重要地位。

參觀城市空中交通運營示範中心

媒體團當天除出席開幕禮外,還前往「灣區之光」摩天輪下留影紀念。這座高達128米的巨型摩天輪,不僅是深圳的新地標,更是城市觀光、觀察深圳發展的絕佳窗口。乘坐其上,可俯瞰深圳灣的壯麗景色,感受這座城市的蓬勃活力與無限可能。

媒體團隨後探訪了全國首個標準化城市空中交通運營示範中心。該中心位於新安街道寶安中心臨海片區,新圳河入海口東側,由寶安區屬國企寶安交通集團下屬明瀾低空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用地面積4571.7平方米,涵蓋起降坪、機庫、指揮調度中心、候機區、遊客服務中心以及其他配套設施。這一示範中心的建立,標誌著深圳在未來交通領域的積極探索與創新實踐。

媒體團還參觀了位於福田區廣電金融中心48F – 49F的天空美術館。目前,美術館正展出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真跡,從威尼斯畫派的絢爛色彩到宗教風景畫中的人文光輝,展品總價值近10億,涵蓋33幅油畫真跡、4件雕塑及21件手工藝瑰寶,創作時間跨越五百年。這些藝術瑰寶,讓媒體團成員們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感受人類文明的璀璨光芒。

最後一日:深度探訪深圳特色園區與場館

在最後一天的考察行程中,媒體團分別參觀了中芬設計園、華強北電子一條街、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深圳科技館。

中芬設計園成立於2014年,是深圳與赫爾辛基結為國際友好城市後,依託兩個國際「設計之都」資源,由政府倡議在深圳設立的國際化工業設計產業集聚區,也是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認定的全國首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參觀中芬設計園

園區依託「中外合作、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專業運營」的商業模式,已打造成為立足深圳、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創新服務平台。從先行到示範,園區助推福田保稅區從價值洼地躍升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先後將品牌模式輸出至江西、河南、河北、山東、黑龍江等地。歷年來,園區獲得國家級眾創空間、中國科協海智工作站、廣東省工業設計基地、深圳市優秀文化產業園區等多項榮譽認定。

結束對中芬設計園的參訪後,媒體團來到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先後參觀了國內首個超大IP盲盒沉浸式樂園光盒世界與華強電子世界。

光盒世界是各種二次元的展覽和交友場所,屬於年輕人的樂園。據介紹,光盒世界以「IP + 社交 + 策展」的複合模式,從售賣商品轉向聚合興趣、鏈接社群、孵化內容,打造一個「能玩、能逛、能創作」的新型城市文化空間,為華強北「中國電子第一街」注入潮玩新基因。

參觀光盒世界

這裡的項目業態從傳統「商品售賣場」轉變為「興趣聚合場、社交發生場、IP文化孵化場」,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沉浸式文化消費體驗。光盒世界的六大主題樓層中,一、二樓為固定的IP授權、周邊店鋪;三至五樓以策展、表演、互動體驗為核心;六樓則是開放服務空間。光盒世界現有200餘家品牌IP資源,目前已進駐《浪浪山》深圳首展、圓野空間深圳首店,星之卡比、盜墓筆記、Free男子游泳部等華南首發IP展,後續計劃每年孵化30餘個本土原創IP。通過策展、演出、IP周邊售賣、跨境直播等多元運營方式,持續打造可生長的文化業態。

華強北作為「中國電子第一街」,實力雄厚。各類電子產品品類齊全,涵蓋電子元器件、數碼、通信、電腦及周邊、LED、安防等,匯聚眾多品牌商與供應商,形成一個完整的實體交易市場生態。而人群中來來往往的外國友人,則顯示出此處的國際化程度。

考察華強北電子商城

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是深圳首家由民營企業創辦的,以紡織服裝為主題的大型博物館。博物館籌備近10年,匯集了國內外數十名專家學者的智慧,現已形成豐富的展品體系和嚴謹的學術體系。

據博物館資料顯示,該館不僅在中國多地成功舉辦展覽,更將展陳延伸至國際時尚之都米蘭,展現出中國時尚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博物館負責人介紹,館內常設陳列展覽主題為「百年時尚領風騷」,以近現代中國時尚生活方式為線索,展出清代、民國、現代等各時期的織繡、飾品等時尚生活方式承載物。這些展品不僅記錄著審美變遷,更折射出各個時代的社會文化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藝之卉百年時尚博物館開創性地將產、學、研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機構的新型運營模式。博物館將實體展品與數字化虛擬展示相結合,將傳統產業、文化創意與傳媒產業相融合,為EACHWAY(藝之卉)創意產業園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礎。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位於白石龍老村1號,是目前嶺南地區收藏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史料及文物最多的專題紀念館,也是深圳市唯一的主題性紀念館。該紀念館佔地面積2,860平方米,建築面積900平方米,保留著當年作為營救「中轉站」的天主教堂原址。

參觀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

館內設有「勝利大營救」雕塑、展覽廳、大型浮雕背景牆等設施。該館展出1941年底,日軍佔領香港時期,大批文化民主人士滯留港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東抗日遊擊隊和深圳當地群眾緊密配合,歷時近200天,成功營救出茅盾、鄒韜奮、戈寶權、於伶等800多名文化民主人士及其家屬,同時還營救出英、美、印籍國際友人100餘人。這場被茅盾稱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的歷史事件,在此得到了全面展示。

參觀深圳科學技術館

深圳科學技術館位於深圳市光明科學城核心位置,由於外型像UFO,故被稱為深圳版「宇宙飛船」。 深圳科學技術館建設用地面積6.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2.83萬平方米,其中常設展廳面積3.5萬平方米,融合科普教育與文化旅遊,體現深圳城市特色。通過跨學科、展項群、主題式的展陳設計,打破傳統學科邊界,以場景驅動沉浸式展示與體驗,為觀眾帶來科技、藝術與文化交融的全新體驗。展項設計創新強,科技互動體驗新,深圳科學技術館設有四大常設展廳,950個創新展項,數量居國內科技館前列。